爱只有一种,就是看见!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就会变成“白眼狼”

爱只有一种,就是看见!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就会变成“白眼狼”】文丨福林妈咪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 爱只有一种 , 就是“看见” , 除此以外 , 都叫善意 。
中国的父母 , 总是把孩子视作自己的一切 , 愿意为了孩子付出所有 , 要说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 , 我是不信的 。
但是很多孩子却觉得 , 父母根本就不爱他们 。
爱只有一种,就是看见!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就会变成“白眼狼”
文章图片
很多父母不断地付出、付出、付出 , 付出到筋疲力尽 , 换来的只是孩子的反叛和指责 , 有的父母甚至用“白眼狼”来形容孩子 , 这是怎么回事呢?
问题就出在这里:爱只有一种 , 就是“看见” , 除此以外都叫善意 。
你以为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 , 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 , 最好的教育资源 , 这就是爱 , 但实际上 , 在亲密关系中 , 这不叫爱 , 爱只有一种 , 就是看见 。
比如说 , 孩子发现一件好玩的事情 , 总是非要拉着妈妈看 , 似乎只有经过妈妈的注视之后 , 这件事情才是存在的 , 他的快乐才是有意义的 。
而当你用眼睛看一遍孩子看见的东西的时候 , 他感受到了爱 , 就这么简单 。
爱只有一种,就是看见!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就会变成“白眼狼”
文章图片
为什么“看见”的过程才是爱呢?
因为当你我共同看见一个东西时 , 我们之间才建立了链接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就是靠链接形成的 , 一个链接的形成 , 需要有出发、传递、接收三个步骤 , 每一个步骤出问题 , 都建立不了链接 。
正如从单方面出发的“为你好” , 就不见得能够完成这个链接 , 因为大人对一些行为意义的理解 , 和孩子是不一致的 , 所以通常在很久之后 , 孩子长大了 , 才终于明白了爸爸妈妈那些行为的意义 , 这时候才感受到爱 。 可这样 , 我们就错过太多东西了 。
爱只有一种,就是看见!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就会变成“白眼狼”
文章图片
所以说 , 想要让孩子从小在爱中成长 , 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动作 , 就是在孩子和你分享的时候 , 认真去听去感受 , 让你们之间的链接多一点 , 不仅是亲子关系 , 任何亲密关系都是如此 。
父母是不是能看到孩子本身内在的真实需求 , 不再只是看孩子的外在表现 , 这一点直接决定了孩子心里是不是能直接感受到你的爱 。
现在很多父母也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能对自己敞开心扉 , 我说 , 或许孩子一开始是想和你交流的 , 只不过最初的开口就被你堵住了呢?
爱只有一种,就是看见!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就会变成“白眼狼”
文章图片
李雪老师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里在介绍“看见 , 是母婴关系疗愈的开始”这部分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男孩子的爱好是打篮球 , 有一次他打完篮球兴高采烈地回家 , 对爸爸说:“爸爸 , 我今天打球好开心”!爸爸:“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 , 可以锻炼身体 , 培养意志力 , 你要好好坚持下去 。 ”
当他要跟爸爸讲他打篮球时候的精彩瞬间 , 多么帅气的扣篮和打球趣事的时候 , 爸爸却把天聊死了 , 如果换做你是这个孩子 , 你会怎么想?
爱只有一种,就是看见!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就会变成“白眼狼”
文章图片
“真没劲 , 我是想跟爸爸分享我的快乐 , 我以为他会为我叫好 , 最起码是看到你这样开心爸爸也很高兴 , 可是他却开始说教……”
可惜这些话 , 一个小孩子是不会说出口的 , 他甚至不会这么清晰地去分析自己的心理 , 但他确实会觉得爸爸不懂我 , 不能与我分享快乐 , 只会以家长的心态来说教 , 他会觉得这个爸爸真没意思 , 以后遇到如此事情 , 也就不会开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