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七不责子,五不怨父”啥意思?有没有道理?你怎么看?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族兴旺永续的根基 , 自古以来人们对此都非常重视 , 并且代代传承下去 。
俗语“七不责子,五不怨父”啥意思?有没有道理?你怎么看?
文章图片
譬如 , 晚清重臣曾国藩所著的家书 , 为曾氏子孙人才辈出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也是后人备加推崇的原因所在 。
然而时至今日 , 我们依然会为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长、如何与父母交流相处而大费周章 。 “七不责子 , 五不怨父”这句俗语 , 即是对二者相处之道的一种特别告诫 。
首先 , 咱们先聊一下“七不责子”指的是啥?
1、当众不责
旧时 , 讲究的是“父为子纲” , 子女应唯父母之命而从 , 可是当父母也不能粗莽武断 , 不分场合随意对孩子指手划脚 , 那样非但不会入耳入心 , 而且还可能引起子女的逆反心理 。
孩子虽小自尊心却不可漠视 , 当众受到责备无疑是对他心灵上的一种伤害 , 而且这种伤害往往很难治愈的 , 甚至会成为他经年之后难以释怀中的内在痛苦 。
俗语“七不责子,五不怨父”啥意思?有没有道理?你怎么看?
文章图片
时间久了 , 对孩子性格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 比如容易自卑 , 排斥外界环境以及胆小懦弱等 。
2、愧悔不责
人无完人 , 生活中谁也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过错 , 何况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 若是孩子已经意识到过错了 , 父母则没有必要再给予无谓的苛责了 。
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 , 而且还会雪上加霜 , 让负面情绪进一步扩大化 , 增加孩子的内疚负罪感和心理负担 , 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
我以为 , 做为父母此时应多加抚慰 , 化解孩子的心理郁结 , 养成阳光健康的好心态才是 。 正如古人所说的“知错能改 , 善莫大焉” 。
3、暮夜不责
俗语“七不责子,五不怨父”啥意思?有没有道理?你怎么看?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梦中度过的 , 睡眠质量好不好 , 直接关系到身心的健康与否 。
如何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态平和 , 情绪稳定 。 若是这个时候训斥孩子 , 自然会导致他精神紧张不安 , 躺在床上要么夜不成寐 , 要么噩梦连连 。
因此 , 晚上睡觉前不要再责怪孩子了 , 有什么天大事明天再说也不迟 , 做父母的需要学会克制情绪才好 。
4、饮食不责
俗语“七不责子,五不怨父”啥意思?有没有道理?你怎么看?】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 , 一家人在吃饭时 , 是不允许说话的 , 安安静静的享受一日三餐 , 不失为家庭生活的美好时光 。
若是你一言我一语 , 吵吵嚷嚷 , 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拿执 , 会破坏餐桌上大块朵颐的氛围 , 尤其是小孩子 , 此刻往往是他最开心的时候 。
俗语“七不责子,五不怨父”啥意思?有没有道理?你怎么看?
文章图片
若是对孩子吆五喝六求全责备 , 会让他的食欲大打折扣 , 胡乱扒上两口碗筷一撂 , 虽说谈不上绝食抗议 , 却对孩子的肠胃健康实在是有害无益 。
5、欢庆不责
人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 逢年过节更是是小孩子撒欢的当口 。 期间 , 当父母的最好不要打骂吵嚷孩子 , 不仅会影响家庭的喜庆气氛 , 更会使孩子高涨的热情瞬间低落 。
我认为 , 在孩子开心的时候 , 即使犯了过错 , 也要注意教育的方式 , 引导重于呵斥 , 切勿逞一时之气 , 行霹雳之威 。
这样 , 不啻于兴头上浇下一盆冷水 , 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 还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