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讲曹操时为何说: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冼星海曾说过:一朵成功的花都是由许多雨、血、泥和强烈的暴风雨的环境培养成的。可见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有道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想要成功必定要付出代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用“有出息”来形容一个人成功。我们经常听到家里长辈在议论一个小辈时,如若说他学习好,工作好,为人优秀,这样的人一般会被冠以“有出息”的标签。【 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讲曹操时为何说: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讲曹操时为何说: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文章插图

都说三岁看到老,于是人们便在研究,究竟是什么特质的人才会成功呢?网上甚至还出了成功人士秘诀的这类书籍,将成功人士的所有特质整理出来,打着手把手带你进入成功人士噱头还赚取了不少钱财。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长大才有“出息”呢?有人说见过世面的孩子有出息,有人说自信的孩子有出息,有人说能吃苦的孩子有出息。或许是不想得罪家长,没有一个人会对一个小孩说你长大没有出息。不过凡事没有绝对,易中天曾在节目里讲曹操时讲到,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必定没有出息,而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讲曹操时为何说: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文章插图

曹操其人,生有天赋曹操,字孟德,又名曹阿瞒,东汉末年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凭一己之力奠定了曹魏政权,在政治上有着超乎寻常的野心,但在处世为人方面他又多疑又多情,总得来说他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其实很多人了解曹操都是从《三国演义》上知道的,在这本书里,看到的是一个亦正亦邪的枭雄。他可以为了匡扶汉室卧底于董卓身边,也可以为了他永绝后患将一心帮助自己的老者全家杀绝。
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讲曹操时为何说: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文章插图

说他心冷他一开始又有报国忠君之心,说他正直无私他最后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这样一个人,在军事上,政治上,文学上无疑是很成功的。在军事上他善用兵法,大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他在北方统一的基础;在政治上他统一了北方,给当地人民有了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在文学上他的造诣也不低,留在世上许多墨宝与诗词。笔者最喜欢的是他赤壁之战前夕为鼓舞士气做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是一个心胸多么豁达的领导者,也是一个多么豪放的诗人!因此总得来说,曹操其人在很多人眼里还是很有“出息”的,这个人也包括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讲曹操时为何说: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文章插图

易中天何故如此发言?易中天这个人很多人一听都会把他与《易中天品三国》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他也是靠着解读三国赚的盆满钵满。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喜欢看XX教授,XX讲师解读某些名人,企图从名人成长经历中获得一些财富密码成功捷径,易中天就是属于这样一类科普者。在易中天的一次品读三国曹操时,得出了一个小时老实的人不会有出息的结论。这个结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巨大反响。有人认为易中天的观点太过片面,也有人认为现实例子便是如此。不过易中天的结论也不是随便下的,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得到的。
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讲曹操时为何说: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文章插图

探究历史可以发现,原来曹操小时候还有许多世人不知道的轶事,比如小时候的他就十分顽劣,因此经常被叔伯告状到父亲那里。一旦父亲知道之后就免不了一身好打,为了杜绝皮肉之苦,曹操想了一个坏主意,他特地在叔伯面前犯错引诱他们去告状,但是自己却跑到父亲面前上眼药,说叔伯不喜自己已经由来已久,父亲怎么不想这是叔伯的一次挑拨离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