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孩子撒谎行为,需要家长从容包容( 二 )


因为这样的方式是家长建立在孩子弱小、无反抗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权威式管教 。 家长以为的有效果 , 只不过是
孩子在适应严厉型家教模式下的一种趋利避害行为 , 甚至于一次次以隐瞒、撒谎来掩盖自己的真实行为 。
那么 , 回到问题本身 , 孩子犯了错 , 如果不能用严厉的方式来纠正的话 , 该用什么方式呢?我尝试着这么做 , 效果还不错 , 分享出来仅供参考 。
阳阳今年4岁了 , 男孩子正处在调皮活泼、好奇好动的阶段 。 每当他不小心犯了错 , 我们克制住不对他大吼大叫 , 而是运用探询式对话了解孩子犯错的内在原因 , 然后针对性找到处理办法 。
有一次 , 阳阳拿水彩笔在家里白墙上画满了线条 , 五颜六色的 , 还在沙发巾上画得乱七八糟 。 我下班回来一看 , 内心其实是很崩溃的 。 但是表面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情绪 , 还是如常地和阳阳打招呼 。
根治孩子撒谎行为,需要家长从容包容
文章图片
晚饭后 , 我们母子俩有了以下对话:
我假装突然发现了墙上的线条 , 用很惊奇的语气问阳阳:“阳阳 , 这里有幅画 , 是你画的吗?”
阳阳一看我的表情 , 用很自豪的语气回答:“是我画的!好看吗?”
妈妈很好奇地询问:“好看!这画的是什么?
“这是彩虹呀 , 妈妈你看 , 彩虹下面是红眼哥斯拉!嗷呜~”
“对哦 , 被你这么一说 , 我看出来了确实是一头哥斯拉呢!阳阳 , 妈妈问你 , 你为什么会画在这里呢?”
“这里好啊 , 大 , 好画!”
“阳阳喜欢画画吗?”
“嗯 , 喜欢!”
“妈妈也喜欢画画呢!那 , 这样好吗?妈妈买一块大大的白板 , 我们在大白板上画 。 白板上画画 , 不喜欢了还可以擦掉重新画 。 ”
“好的好的 。 那妈妈你现在就买!”
“好嘞 , 现在就买 , 手机上下单 , 后天就能收到 。 那 , 阳阳 , 我们约定一件事:以后画画都在白板上画 , 不要在墙上、沙发上画可以吗?在墙上画了就擦不掉了 , 在沙发上画 , 把沙发弄脏了妈妈还要废老大劲洗呢!可以做到吗?”
“知道了 , 妈妈!”
“那就这么说定喽 , 你能管牢自己吧?”
“嗯 , 能管牢自己!”
“阳阳太棒了 , 能管牢自己了!爱你哦!”
根治孩子撒谎行为,需要家长从容包容
文章图片
在阳阳做“错事”后 , 我没有第一时间就指责孩子 , 而是尝试用一种包容的探询的方式 , 找到了孩子在墙上画画的原因 , 为孩子的爱好提供另一种替代方案 , 最后大人小孩都满意 。 就这样 , 和平地解决了这件事 。
娃他爸一直说这么一句话 , 我觉得很有道理:
坏的东西不会自己消失 。 要消除一个坏的东西 , 就必须用一个好的东西去替代 。
当孩子养成了另一个好的习惯、培养了另一个正向积极的爱好 , 原来那个不良的习惯自然就会慢慢被遗忘和放弃 。
孩子做错事后 , 不要先想着批评惩罚 , 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 。 父母该考虑的是 , 如何避免事情再次发生 。
很多时候 , 父母忍不住会陷入一个思想误区:孩子还小 , 得听大人的 , 大人说的都是对的 。 父母与子女之间变成了一种主导和被主导、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 一旦孩子不听话 , 不听劝 , 那就罚 。
根治孩子撒谎行为,需要家长从容包容
文章图片
殊不知 , 用惩罚控制的方式即使表面上“赢了”孩子 , 却伤害了孩子的情感 , 无形中降低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 , 久而久之很可能最终将他们变成了两类人:没有自我思想的“听话”依赖者 , 拼命反抗、报复的不良行为坚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