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拐不走的孩子”:这20个新骗术家长要小心( 三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某课题组 , 综合“宝贝回家”寻子网以及中国裁判文书网7万多条与拐卖儿童相关的数据得出:
孩子最容易丢失的场所是——医院和火车站 。
所以 , 首先记住 , 妈妈或者家中老人最好尽量避免单独带孩子到这些场所 。
如果难以避免妈妈单独带孩子出门 , 或者孩子需要单独出门 , 请记住这15个锦囊:
“没有我拐不走的孩子”:这20个新骗术家长要小心
文章图片
“没有我拐不走的孩子”:这20个新骗术家长要小心
文章图片
“没有我拐不走的孩子”:这20个新骗术家长要小心】家长除了需要为孩子准备报警器、身份卡等东西外 , 对孩子的教育也不能缺少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孩子学会拒绝帮忙 。
在防拐教育上有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4岁女孩子茜茜 , 在
幼儿园
放学后 , 一个陌生男人走过来问她:
“叔叔的钱包丢在那边的小巷了 , 小朋友 , 你可以帮叔叔找找吗?”
孩子点头说“

” , 又说自己想先去趟厕所 。
然后她跑进幼儿园里告诉老师:“外面那个人是坏人!”
老师虽然困惑 , 但还是打了110 , 结果发现那个男人真的是一个人贩子 。
老师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他是坏人?”
茜茜说:“妈妈说了 , 大人有事应该找大人帮忙 , 找小孩帮忙的都是坏人 。 ”
所以 , 必须教孩子记住这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
2.教育孩子要场景化 。
家长不要笼统地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这些道理一股脑地塞进孩子的脑袋里 , 就觉得自己安全教育不错 。
最好的方法 , 是带着孩子进行场景式的演练 。
比如 , 在商场玩的时候 , 问问孩子:“如果这时候找不到妈妈怎么办?”
逛公园的时候问:
如果这时有一个阿姨说带你去买零食 , 看看小狗你会怎么做?
所有可能发生的场所和场景 , 家长都要进行场景化教育 , 一万句大道理都不如一次实践 。
人贩子手段无穷 , 只有多试验几次 , 才能更好地降低孩子被骗的概率 。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小明在公交车上 , 看见小偷正在偷一位阿姨的钱包 , 他机智地说:“谢谢叔叔帮我妈妈捡起钱包 。 ”
小偷红着脸将钱包交还 , 人们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
阿姨要下车了 , 一把拽住小明 , 说:“儿子 , 走 , 到站了 。 ”
小明急了:“她不是我妈妈!”
乘客们皱着眉头:刚表扬几句 , 这孩子就调皮了 。
于是小明被拽下公交 , 卖到了外省 。
这样的故事让人看得满心伤痛 , 根本笑不出来 。
人贩子的心是空的 , 为了金钱和利益 , 他们会不择手段 。
这个世界 , 善良的人很多 , 心中有恶魔的人也不少 。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 同时 , 发现人贩子 , 也要及时上报 , 拯救更多被拐儿童和他们身后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