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性格内向,要不要让孩子变得外向?
文章图片
一、先天差异
我一直觉得什么粘液、多血质等等气质类型 , 以及THOMASCHESS等人提出的婴儿气质差异(容易、困难等 , 如下图)很玄乎 , 直到我读了《生物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 , 才真的理解到个体的气质差异是有生理基础的 。
胎儿在母亲子宫内 , 准妈妈的情绪心情等会影响血压水平 , 进而影响到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 , 而微量元素对人的神经发展是有不同作用的 , 如兴奋、抑制等等 。
文章图片
二、人的发展是先天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个”粘液“质的孩子 , 如果出生后 , 其成长的家庭环境比较安静、保守 , 孩子就会更加安静、保守;如果家庭环境比较开放活泼 , 可能先天的气质也能得到部分改变 。
孩子的气质如果与抚养者的气质相互契合 , 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 如下图 。
【如果孩子性格内向,要不要让孩子变得外向?】总之 , 人的发展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
文章图片
三、要不要让孩子变得”外向“呢?
为什么你希望”外向“呢?
如同我在多篇回答中写过的一样 ,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是父母对自己希望的投射 。
或许题主性格内向 , 希望自己外向;也或许你曾吃过内向的亏等等 , 所以你认为”外向“似乎更好 , 你希望孩子”外向“ 。
其实 , 性格并无好坏之分 , 只有适宜不适宜 。
外向搞不好可能就是没心肝、不稳重;
内向搞不好可能就是木讷、反应慢等等 。
你看 , 关键不是内向还是外向 , 而是在各种社会场景内做出适宜的反应就行 。
话又说回来 , ”适宜“与否还与你的立场有关呢 。
同样的事 , 你是父母老师认为的适宜 , 就可能与孩子眼里的适宜完全不同 。
所以 , 你看 , 这简直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毫无定论的事情 。
文章图片
四、怎么办?——教育是扬长避短 , 而不是取长补短 。
这是教育家加德纳教授多元智能的观念 , 孔子也说过类似的 , 那就是——长善救矢 。
这意味着:
1、无条件接纳 。
内向不是缺点 , 用不着纠正 。
你可以换个积极的方式定义它 , 比如“对新环境敏感” 。
你积极看待 , 你就不会想着“纠正” 。 你的态度会不一样 。
2、扬长避短 。
内向就发挥内向的优点 。
这有可能是加德纳教授的“自省智能” , 他们更喜欢自己思考、内省、自我表达和创作;在集体中充当观察者和协调者 。 给孩子一些这样的机会 。 比如鼓励孩子写日记、艺术创作;在集体活动时观察别人等等 。
文章图片
加德纳教授曾谈过一个案例:
一个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不怎么参与 , 但当老师要组织一个集体活动时 , 这名孩子就把每个人的角色安排得很好——她通过观察很清楚哪些人适合什么、喜欢什么等等 。
3、提供脚手架 , 促进社交 。
比如集体活动中允许他们带些自己喜欢的物品如绘画、书本等等 , 这样既可以缓解孩子在新环境的敏感 , 也是帮助他们社交的脚手架——一个可以与人交流的共同话题 。 除此以外 , 多参加些团体类的体育活动也是方法 。
- 奶奶养大的孩子长大却跟妈妈更亲,别着急埋怨,几点原因要知道
- 安静的孩子,活泼的孩子,哪个更省事儿?
- 孩子有以下这5种表现,可能是宝宝积食了,家长要学会判断
- 挖鼻孔|从小爱“挖鼻孔”的孩子,长大后会怎么样?父母快来看看
- 婷婷|这种妈妈接娃放学,影响自己形象不说还很伤孩子的自尊,愿你不是
- 孩子|长大难在社会“立足”的孩子,大多来自这种家庭,爸妈别不当回事
- 父母|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其实他的性格受家庭影响,父母要多注意
- 记忆力|孩子出现4种行为证明专注力很强,未来是学霸苗子,3个方法不埋没
- 奶嘴|有种“心安”叫开水烫奶瓶,爸妈以为很卫生,却不知太伤害孩子
- 孩子|问“孩子不吃饭咋办”,答“饿Ta一顿就好了”,无知父母坑了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