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压岁钱该归谁?《法制日报》说出答案,跟家长想象的不一样

文/忒咪妈妈(原创文章 , 欢迎大家分享转发)
大家好 , 我是忒咪妈妈~
弱弱地问大家一句:孩子今年的压岁钱 , 到底怎么处置了呢?
虽说新年算是过完了 , 但是孩子压岁钱的归属 , 却成了每年必讨论的遗留问题 。
大家都知道 , 目前这一代孩子的压岁钱数额普遍都比较大 , 已经超出了孩子自己可控制的范围 , 所以一直以来 , 家长都会把孩子的压岁钱占为己有 , 美名其曰:代为保管 。
但事实上 , 如果我们作为家长 , 没有对“压岁钱”做更多的思考 , 而是“豪抢明夺” , 那么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
一方面 , 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对生活的自我掌控意识 , 于是在压岁钱的归属问题上 , 很容易和家长发生争执 , 从而产生亲子问题 。
另一方面 , 压岁钱看起来只是新年的一种习俗 , 但事实上 , 如果我们能加以利用 , 给孩子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教育课 , 让孩子明白金钱观、价值观 , 那么可能才是压岁钱的真正意义 。
而孩子若能管好自己的压岁钱 , 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 否则 , 如果我们没有帮助孩子更好地上这一课 , 采用没收这个方法 , 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
孩子的压岁钱该归谁?《法制日报》说出答案,跟家长想象的不一样
文章图片
01.没收压岁钱 , 培养潜在的穷人
之前有一个新闻 , 一个10岁的小男孩 , 前后瞒着父母偷了三次钱 , 每次都会用偷来的钱买零食和玩具 。
父母发现以后 , 对孩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 可是孩子却说:我用的是放在妈妈那里的压岁钱 , 不是偷的 。
对于这种情况 , 父母也是无计可施 , 后来只能把孩子送到了派出所 , 后来经过民警和孩子的沟通 , 这个男孩才保证以后再也不擅自拿家里的钱 。
事实上 , 孩子偷钱固然不对 , 但是透过事件 , 我们也需要反思 。
三毛曾经说过一段话:一个小孩子 , 虽然不愁衣食 , 但是走起路来也仍然期望有几个铜板在口袋里响 。
孩子的压岁钱该归谁?《法制日报》说出答案,跟家长想象的不一样
文章图片
所以 , 如果我们强硬地认为 , 孩子不愁吃、不愁穿 , 根本不需要压岁钱的话 , 那么就会走入一个极端 , 就是孩子在囊中羞涩 , 有自主的购物需求时 , 不得已之下铤而走险 。
另外一方面 , 金钱观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 , 如果从小就能教育孩子认识金钱 , 并且正确使用金钱 , 而不是采用一刀切(没收)的方法 , 避免孩子接触金钱 , 可能更会让孩子变得有安全感 。
教育学者尹建莉曾说:在压岁钱的管理上 , 任何完美的设计 , 如果引起孩子心里不满的话 , 哪怕她勉强同意 , 那么也毫无意义 , 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在算计他 , 那他学到的就是算计和不信任感 , 对培养孩子健康的金钱观 , 也势必有着不良影响 。
所以 , 没收孩子的压岁钱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不但会把孩子培养成潜在的穷人 , 更重要的是 , 可能会错过对于孩子的教育机会 。
孩子的压岁钱该归谁?《法制日报》说出答案,跟家长想象的不一样
文章图片
02.压岁钱的教育契机 , 家长要利用好
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说:压岁钱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契机 ,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理财 ,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
正所谓授人以鱼 , 不如授人以渔 , 有远见的家长 , 更懂得利用压岁钱这个道具 , 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 所以一定要抓住教育孩子的4次机会哦 。
第一次 , 分配压岁钱 , 培养孩子的金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