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孩子成长的这几个阶段,爸爸为什么一定要陪着?

阶段|孩子成长的这几个阶段,爸爸为什么一定要陪着?
文章插图

有妈妈留言说,“孩子今年3岁,每次爸爸下班回来,想要逗他玩,可孩子总是推开爸爸,只想找妈妈。结果每次让爸爸都很失落,就干脆不跟孩子玩了,就去房间里玩手机或者做公司的一些事。该怎么办?”
孩子推开爸爸,说不要爸爸。
其实很多家庭都遇到过。
按道理说,不应该这样啊。
因为女儿跟爸爸天然亲。
而儿子跟爸爸也是天生的好玩伴啊。
每次儿子去舅舅家玩,他跟表妹都上小学二年级了,还喜欢要舅舅把他扛在肩头玩。
玩的乐呵呵的。
而我自己更喜欢跟孩子们玩成一片。
每次饭后散步,如果儿子跟邻居的小弟弟一起下去。
肯定会是我们仨玩成一片,你追我赶的。
为什么孩子会推开爸爸?
肯定是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可能是陪伴时间的缺失或者相处的方式不妥。
假如一位爸爸从小就缺席了孩子的成长。
成了一个陌生人式的爸爸。
孩子小心翼翼地观察你,打量你,防备着你。
眼前这个高大的男人,真的是我爸爸吗?
内心会疑惑爸爸是什么呢?
而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古板严厉。
那孩子也会避而远之,去找妈妈了。
但是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父亲所起的作用却非常重要。
特别是男孩成长的这几个阶段,爸爸一定要陪孩子。
【 阶段|孩子成长的这几个阶段,爸爸为什么一定要陪着?】在婴幼儿时期,爸爸其实是不应缺席的。
很多人,甚至有些专家也说,婴幼儿时期,母亲是最重要的抚养者,孩子需要妈妈温柔的爱和关怀。
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阶段爸爸就可以“偷偷懒”啊。
的确,第一次当爸爸,面对一个襁褓中的婴孩,会感到手足无措。
其实,第一次做妈妈的她,也是如此。
也需要一点点去学会如何做,再慢慢调整。
找到照顾好孩子的那些点,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抚摸和抱持。
都需要去相互适应。
我觉得这个阶段是一个接纳融合的阶段。
是一种身份的确认,一种责任的担当。
记得那时候第一次从护士手中接过小小鱼,真的惊讶,怎么这么小呀!
我看着他微微睁开的眼睛。
内心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也觉得自己升级了,成了爸爸。
这样的感受,能让我们更好地去照顾孩子。
给婴孩期的孩子喂奶、换尿布、洗澡,哄他入睡。
这都是增进亲子感情的好办法。
所以,这个阶段,爸爸也不要缺席,能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能为刚做妈妈的妻子分担,这对妻子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帮助,能让她们在最初的懵懂迷茫中,找到力量,有人同行。
才不会只有自己默默承受,最后几乎崩溃。
而且你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变化。
会觉得生命真的是一个奇迹。
男孩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转折——跟妈妈“脱离”。
一般是在3-6岁,这是孩子尝试独立,学会独立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婴孩对母亲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作为一个弱小的生命,他必须倾尽全力地依恋母亲,觉得母亲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母亲在孩子生命初期无微不至的照顾,也印证了婴儿心中的假设(母亲只为我一个人服务,我要什么母亲都会满足我)
这在早期是非常正常的一种表现。
孩子们想每时每刻跟母亲在一起。
母亲很好地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
而且这种亲子依恋会给孩子一种安全感。
可是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对比孩子的成长却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