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生吐奶,怎么分辨要不要紧?“一看量二辩状三闻味”就行

昨天邻居家的2个月的二宝又吐奶了 , 这是这周第五次吐奶了 , 相对之前 , 好像次数有点频繁了 , 邻居便急着跑过来问我 , 让我帮忙看看为啥宝宝老是吐奶 。
我跑过去一看 , 便告诉邻居去医院看下为妥 , 因为宝宝这种吐奶情况以及吐出来奶的状态属实有点“不正常了” , 在养育我家二宝也曾遇到过 , 花了一段时间才得以改善 。
婴儿出现吐奶 , 有的情况下是正常的、但有些情况是不正常的 。 怎么分辨婴儿吐奶是否正常、要不要紧呢?作为一个踩过吐奶“坑”的妈妈 ,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关于婴儿“吐奶”的相关经验 。
婴儿发生吐奶,怎么分辨要不要紧?“一看量二辩状三闻味”就行
文章图片
普通的正常吐奶是怎样的?
一般6个月的宝宝都会出现吐奶的情况 , 尤以3个月的宝宝吐奶居多 。 正常的吐奶一般是由于婴儿胃未发育完善或吃奶时吸进控制造成的 , 普通的吐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行为 , 并不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危害 。
婴儿普通的吐奶 , 吐的量很少
如果宝宝吐奶只是吐了很少的量 , 比如一小口或是直接从嘴角流出来一点点 , 这都是正常的 。 正常的生理性吐奶 , 吐出来的奶和喝进去的奶不会有太大的形状、颜色、气味的差异 , 并且吐奶发生在吃奶后不久 , 并不会隔很久时间吐出来 。
婴儿发生吐奶,怎么分辨要不要紧?“一看量二辩状三闻味”就行
文章图片
正常的吐奶宝宝不会有难受感
宝宝正常的吐奶比较像我们“一口水含在嘴里故意从嘴角流出来一点的感觉”或“嘴里的一口小水轻轻吐出来的感觉” 。 这样的吐奶 , 宝宝不会有难受感(即我们大人呕吐时面部表情的难受恐惧) , 身体也不会有难受感 , 生理性吐奶就像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
生理性吐奶除了少量吐奶 , 并不会存在其它不适问题
正常的生理性吐奶 , 婴儿除了会吐少量的奶出来以外 , 他们不会再出现其它不适的问题 , 比如精神状态不佳、不爱吃饭、爱哭闹、大小便异常等等 。 他们在吐奶后仍然表现得精神愉悦、能吃能喝能睡能玩 。
婴儿发生吐奶,怎么分辨要不要紧?“一看量二辩状三闻味”就行
文章图片
怎么分辨吐奶、溢奶和溢吐?
婴儿吐奶有三种情况 , 分别是正常的溢奶、普通的吐奶以及不正常的“溢吐” 。 同样是吐奶 , 吐出来的“情况”不同、吐出来的“奶”性状不同 , 代表着婴儿的身体状态不一样 , 家长们要学会正确分辨 。
普通吐奶——对宝宝身体健康没影响
一把正常的吐奶发生在宝宝刚刚吃完奶后 , 会吐出一口奶的情况 。 6个月以内胃没有发育完善、妈妈喂奶姿势不对、给宝宝买的奶瓶问题、一次性喂太多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宝宝出现正常的吐奶 , 只要精神好 , 家长无需焦虑 , 大一点就自然不吐了 。
预防吐奶的小方法: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 , 最好一次性不要喂太多;
每次喂完奶及时拍嗝 , 如果宝宝睡着了 , 则可以适当竖抱一会;
在喂奶前 , 尽量避免宝宝哭闹 , 因为哭闹会导致吸入大量空气 , 引发宝宝吐奶;
妈妈的喂奶姿势有讲究 , 吃奶粉的宝宝尽量选择防胀气的奶瓶 , 避免吃进去过多空气;
喂完奶、拍完嗝 , 保持侧睡姿势入睡;
平时趁着宝宝清醒的时候 , 可以给宝宝揉揉小肚子、做做排气操 。
婴儿发生吐奶,怎么分辨要不要紧?“一看量二辩状三闻味”就行
文章图片
溢奶——正常的生理现象
溢奶 , 重点是“溢” , 就好比一杯水装满了 , 拿着走的时候会一晃一晃溢出来一点的现象 ,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 大多发生于宝宝吃完奶后哭闹或晃动引起的溢出现象 , 大约1岁左右就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