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为什么用原生家庭解释教育问题毫无意义?

先不说孩子 , 我们来看看成年人世界里会发生的一类事情 。

假设你是一个妈妈 , 在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 , 你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心理出了问题 , 于是你去找心理医生 。
你跟心理医生描述了你的现状 , 你提供了很多细节 , 可是心理医生认为这些恐怕不是根源 , 心理医生的理由是:也有很多妈妈跟你的处境类似 , 可是她们并没有出这样严重的问题 。
然后心理医生就会帮助你回忆自己的过去:你小时候有过什么精神创伤吗?你自己上学的时候是不是遭受过校园霸凌?你的原生家庭是怎么的 , 是不是从小父母的关系不太和谐?
就这样 , 你花了大几千甚至上万块钱 , 跟着这位心理医生一起剖析童年 , 中间甚至好几次泪流不止 , 最后你们终于找到了病根:都是你爸和你妈的错 。
【原生家庭|为什么用原生家庭解释教育问题毫无意义?】然后呢?你能怎么办呢?难道回到过去重新过一次童年吗?
像这种所谓的找病根 , 英语里有一句俏皮话叫做true but useless(一般缩写成TBU) , 对应的中文就是之前很流行的——然并那啥 。
原生家庭|为什么用原生家庭解释教育问题毫无意义?
文章图片

我们现在的教育也有这样的趋势 , 尤其遇到那些特别难管教的“问题少年”时 , 这种解决办法尤其普遍 , 而且教育工作者还会陷入一个误区:
你看 , 我们可没有就事论事 , 我们是真的在找问题的根源 。
按照这个逻辑 , 如果一个学生真的是因为家庭原因导致性格孤僻暴躁之类的 , 好像他的父母才是那个应该管教的对象 。
所以如果你是老师或者是校长 , 你分析出这孩子的毛病根子在家庭 , 甚至比如他们家正在闹离婚 , 那是不是要代表学校去给他们家父母做调停才对呢?
现在 , 我们提供另一个解决思路:孩子的事 , 就是孩子自己的事 , 他爸妈已经那样了 , 咱们重新把问题聚焦到孩子身上 。
这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学界有个专门的名称 , 叫做“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 简称SFBT)” , 这个方法跟精神分析学派动不动就回溯到原生家庭的逻辑正好相反 。
原生家庭|为什么用原生家庭解释教育问题毫无意义?
文章图片

这个“焦点疗法”完全不在乎你的过去 , 它不会追究你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 它只关心你“状态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通俗的说 , 它找你的亮点 。
还是拿家庭关系的问题举例 , 比如现在班里那孩子的父母真的在闹离婚 , 那焦点疗法的心理医生就会这么问:
假设今天晚上有一个奇迹发生了 , 你们一觉醒来觉得这婚姻还可以抢救一下 , 那你们说 , 到底是什么事情称得上是你们的“奇迹”?
然后这对夫妻说:如果还能有那么一段时间 , 我俩能心平气和的听对方说几句话 , 那就算是奇迹了 。
然后医生就会顺藤摸瓜:你们总不会一天到晚不停的吵架吧?总有安静下来对话的时候吧?那你们还记不记得上次出现这种“奇迹”是什么时候?当时是什么状态 , 为什么当时竟然没有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