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好好生气开始

在亲子关系中 , 最可怕的就是亲子关系的断裂 , 好好生气 , 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
——萨姐
作者:夏小雨
01
周末 , 带儿子去朋友家玩 。
两个年纪相仿的男孩子凑在一起很是开心 。 我和朋友则在厨房里准备午饭 。
忙碌中 , 朋友还不忘探出头去 , 嘱咐一下儿子:慢点跑 , 注意安全 , 别摔着了 。
玩兴正欢的孩子哪里能听得进去 , 一不小心 , 那个男孩子撞到了桌子 , 桌子上的杯子摔在了地上 , “啪”的一声碎了 。
听到声音 , 我们赶忙跑出去 , 看到的是破碎的杯子、遍地的水渍、狼藉的客厅 , 以及两个没心没肺玩得正高兴的孩子 。
顿时 , 朋友把脸一沉 , 大喊一声:“你们是怎么回事 , 和你们说了要小心 , 怎么不听呢?”
孩子们被吓了一跳 , 停下脚步 , 那个孩子抬头看了妈妈一眼 , 很快就又拉着儿子的手 , 和他一起玩去了 。
这下 , 朋友可真的生气了 , 她揪着儿子的衣服 , 把他叫到跟前批评道:“妈妈和你说话呢 , 你没带耳朵啊 , 就是不听 , 是吧?”
看到生气的妈妈 , 孩子一撇嘴 , “哇”地哭了 。
原本是一次快乐的聚会 , 最后以妈妈的不高兴、孩子的不开心收场 。
这样的场景似乎很常见 , 不少家长说:我也不想发脾气啊 , 可是 , 你看着孩子 , 真是能气死人 。
其实 , 我们不必苛责自己做一个不生气的家长 , 因为所有的负面情绪 , 难过的、悲伤的、愤怒的 , 都是正常的情感 , 只有我们给这些情绪找到合适的发泄口 , 释放了这些情绪后 , 我们才能轻装前行 。
曾经听到过一句话 , 很是认同:
一个人 , 生气是本能 , 好好生气是修行 。
学会好好生气 , 是每一个父母的必修课 。
02
真正可怕的 , 不是生气 , 而是亲子联结的断裂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听话、不发脾气、能够控制情绪 , 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 , 生气是一种正常存在的情绪 , 而所有令人满意的亲子关系中都具备分歧、争吵而又融合的常见特征 。
心理学家Colby将所有的“坏情绪”分为了两种:
一种是建设性的
, 是指那些通过争吵和冲突达到协调彼此、增进了解的行为 。
另一种则是破坏性的
, 是指那些伤害感情、隔断联结的行为 。
在亲子关系中 , 最可怕的就是这种破坏性的生气 。
《超级育儿师》中 , 有一个情绪失控的男孩子 , 愤怒之下 , 他掀翻了桌子、扔东西、揪头发 , 还脱鞋脱袜子 。
面对着狂躁的孩子 , 妈妈却安静地坐在一旁 , 仿佛置身事外 , 她既没有上前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 也没能够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 。
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好好生气开始
文章图片
她用漠视切断了与孩子的心理联结 , 那个感受不到妈妈的爱的孩子 , 更加撕心裂肺地哭喊着 。
后来 , 在家庭教育专家兰海的帮助下 , 妈妈主动拥抱了孩子 , 并柔声地告诉他:“如果你觉得委屈 , 可以勇敢地说出来 , 但是不能用摔东西来表达你的情绪 。 ”
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好好生气开始
文章图片
在妈妈的拥抱下 , 孩子重新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 终于绽放了纯真的笑容 。
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好好生气开始】在孩子的心中 , 亲子联结是一座架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心桥 , 他们通过这座桥来获得力量 , 感知温暖 。
这种联结是一种循环 , 随着孩子的长大 , 会经历不断断裂和不断重建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