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后变得“爱告状”?背后的心理很简单,家长要读得懂

孩子上幼儿园后变得“爱告状”?背后的心理很简单 , 家长要读得懂
大家好 , 我是果妈
孩子上幼儿园后变得“爱告状”?背后的心理很简单,家长要读得懂
文章图片
家长们是否发现 , 孩子自从上了幼儿园以后 , 就格外喜欢“告状”了?
有时候 , 是告诉别人 , 他要告状了:“我要把你告诉老师!”
有时候 , 是找人告状:“妈妈 , 爸爸又在偷看美女!”
孩子爱告状 , 这样的行为让不少家长既欢喜 , 又有些发愁 。 欢喜在于 , 孩子知道去表达了 。 发愁在于 , 孩子这样告状 , 会不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会不会让孩子变成小肚鸡肠的人?
孩子上幼儿园后变得“爱告状”?3-6岁的孩子 , 正值“爱告状期”
孩子上幼儿园后变得“爱告状”?背后的心理很简单,家长要读得懂】首先 , 家长要知道 , 3-6岁的孩子“爱告状” , 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 因为他们这个年龄段 , 是刚接触到社会 , 是非判断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相对而言 , 都非常薄弱 。
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 , 所接触事物的增多 , 视野的开阔 , “爱告状”的习惯 , 也会逐渐减少 , 甚至慢慢消失 。
孩子上幼儿园后变得“爱告状”?背后的心理很简单,家长要读得懂
文章图片
所以 , 孩子“爱告状”不可怕 , 可怕的是家长不知道孩子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 面对孩子的告状 , 家长又该如何处理、引导 。
这篇文章 , 便会从告状对象、告状事情等角度 , 去分析孩子背后的心理 。
孩子“爱告状”背后的心理很简单 , 家长要读得懂
孩子“爱告状” , 总的来说 , 其实就是一种
“依赖心理”
。 因为依赖一个人 , 所以会去告状 , 这样的心理原因 , 是否很简单 。 因此 , 别嫌弃孩子告状 。
当然 , 遇到具体的事情 , 还需要具体分析孩子的心理想法 。
第一种:孩子告“家里人”的状
“妈妈 , 爸爸又在偷偷玩游戏!”
心理分析
这样的告状 , 在家长看来 , 似乎有“搬弄是非”的嫌疑 , 但是 , 通过孩子说出来 , 那意义就不一样的 。 因此 ,
孩子告状之前 , 他事先已经进行过是非判断 , 他觉得“爸爸玩游戏”就是一件不对的事情 。
孩子上幼儿园后变得“爱告状”?背后的心理很简单,家长要读得懂
文章图片
这和家庭教育氛围有关 , 家长平日里陪娃不玩手机 , 这是约定俗成的 , 爸爸这时候破坏了规则 , 那么孩子就会觉得无法理解:为啥说好了一家人在一起玩 , 不玩手机 , 但是爸爸玩了?
引导对策
第一步:安抚孩子
如果孩子告的状 , 是对的 , 那么家长就要去给孩子耐心与关注 , 告诉孩子 , 爸爸在家庭时间内玩游戏 , 确实是错误的行为 。 这样的安抚 , 会让孩子觉得 , 自己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
第二步:积极处理
在得到孩子的“状”之后 , 家长也需要结案 。
这时候 , 宝妈得去让爸爸将手机放在固定位置 , 然后去陪孩子、做家务等 , 回归家庭时间 。 这一步是让孩子知道 , 一些正确的规则 , 是需要遵守的 。
孩子上幼儿园后变得“爱告状”?背后的心理很简单,家长要读得懂
文章图片
第二种:孩子告“与自己无关的人”的状
“妈妈 , 那个小朋友还要老师喂饭吃 , 我就不会!”
心理分析
这时候孩子告状 , 大多是因为
想要获得父母的关注 , 以及肯定
, 这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个显著特点 。
一般来说 , 会这样告状的孩子 , 性格会比较活泼 , 甚至是调皮捣蛋的那种 。 他们用告状这种方式 , 来追求自我表现:别人不好而我很好!他希望大人也能给自己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