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沟通小技巧
欢迎私信 , 我们倾听您的不愉快
作为父母 , 不知你是否有下面这位妈妈的经历:下午放学回家 , 小亮扔下书包就开始看电视 , 妈妈希望小亮先完成作业 , 于是妈妈说“小亮 , 该做作业啦” , 小亮继续看自己的电视 。 过了一会 , 妈妈继续说道“小亮 , 别看了 , 快去做作业” , 但小亮“哦”了一下 , 并没有行动 。
就在妈妈见小亮没太大反应的时候 , 妈妈大声呵斥道“怎么回事呀 , 长耳朵没 , 电视关啦 , 去 , 做作业!给你好话不当话 , 真是的” 。 到此 , 小亮确实关了电视 , 却回怼到“你都说我没有把好话当话 , 那你不好好说的话 , 我更不会当话了!”于是小亮就在那里磨蹭来磨蹭去 , 并没有开始做自己的家庭作业 。
是否似曾相识 , 好像自己好好跟孩子说话 , 孩子并不买账 , 只有声音提高八度才行 。 虽然孩子最后有所行动 , 但结果孩子又却感觉父母是在吼骂自己 , 搞得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 。
文章图片
如何说话孩子可以好好的听 , 还能拉近彼此 , 看起来是一门学问 。 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 , 把他们多年的育儿经验和她们的研究结果写进《如何说 , 孩子才会听;如何听 , 孩子才会说》这本书中 , 给出了许多珍贵的沟通方法和技巧 , 帮助家有0-13岁孩子的父母以最短时间学会沟通 , 化解与孩子的矛盾与冲突 。 其中技巧之一就是要帮助孩子面对他们自己的感受 , 当感受被看见 , 亲子间的距离就变近 。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三个技巧帮助你去更好的帮助孩子面对感受
文章图片
1全神贯注的倾听
全神贯注的倾听就是要求家长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 , 让自己处在与孩子同样的高度 , 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 当孩子向父母说一件事情 , 如果父母只是嘴上说在听 , 其实心不在焉 , 孩子可以感觉到 , 这会让孩子感到气馁 。 相反 , 当我们全神贯注的听时 , 孩子就比较容易把自己所遇到的困境描述清楚 , 甚至找到一些解决方案 。
小凯放学回到家跟正在看手机的爸爸说:“张明今天打我了 , 爸爸 , ” , 看爸爸继续在玩手机 , 小凯继续问道“爸爸 , 你在听我说话吗?” , 爸爸说“我听着呢 , 继续说” , 小凯接着说“所以我也打了他 , 他又打了我 。 爸爸 , 你在听吗?” , 爸爸:“我能一边玩手机一边听你说 , 继续” 。 小凯最后生气的说“还是算了吧” 。
这就是心不在焉的结果 , 儿子因为感觉没被父亲重视而气馁 。
如果我们换成全神贯注的倾听 , 这就要求爸爸放下手机 , 转过身跟孩子面对面 , 看着孩子的眼睛 , 做出真的和孩子在一起的姿态 。 因为爸爸的全身心投入 , 最后小凯跟爸爸说“你猜怎么着 , 我从现在开始要个郝哲一起玩了 , 他从来不打人” 。
多次心不在焉的倾听会让孩子把我们拉入沟通的黑名单 , 不但孩子不想再跟家长说了 , 反过来也不想听家长说什么 , 因为孩子学到了家长的态度和行为 。 所以要想自己说话孩子能听 , 请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
2及时回应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跟家长讲述一件事情或描述自己的经历时 , 最有效而明智的做法是及时回应孩子们的感受 , 家长可以用“哦…”“嗯…”“是这样啊”等简短的话语来回应 。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孩子会感觉到被重视 , 因为你的回应表明你在认真听 , 同时这样简短的回应还不至于打断孩子的叙述 , 并起到鼓励孩子继续思考和说下去的作用 。 这比家长在孩子说事或经历时习惯于从自己经验出发进行提问或给建议好多了 , 过多的提问与建议只会让孩子倍受挫折 , 从而以消极的态度面对问题 。
- 预防近视,孩子不配合,我该怎么办?
- “3岁分床5岁分房”坑惨了娃,孩子分房睡,最好年龄到底是几岁?
- 养育孩子是门学问,家长找到适合的方法,留有最佳的成长空间
- 父母一味地穷养孩子,很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别不在意自己的言行
- 孩子缺乏感恩心理,总是攀比后嫌弃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和引导?
- 科学排序,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到底谁和孩子更亲近些?
- 孩子重要的六个年龄,家长要狠心做好这些事,慈母多败儿
- 孩子学会了装模作样,家长不用强硬指责,但要坚守教育原则
- 家长不允许孩子哭,是怕自己情绪受扰,如何教孩子情绪释放
- 孩子吃饭耗费时间太久,父母越是担忧苦恼,孩子越是磨蹭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