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中没自信,是因为缺乏这两样东西,父母要重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曾说:
“孩子0-3岁时 , 你投资1块钱就有18块钱的回报;
孩子3岁后 , 你投资1块钱会有7块钱的回报;
等孩子大学后 , 你投资1块钱就只能得到1块钱的回报 。 ”
任何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 , 都是家长在背后的奋力托举 。
生活中 , 我们会发现:
有的孩子做起事来自信阳光 , 踌躇满志 。
有的孩子却自卑胆怯 , 不敢挑战自己 。
孩子成长中没自信,是因为缺乏这两样东西,父母要重视
文章图片
这其中的天壤之别 , 在于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 。
教育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剪刀效应” 。
孩子小的时候 , 最多只有一点儿差异 。 但经过父母不一样的教育方式 , 最终导致了孩子们成年后的巨大差距 。
而这差异的背后 , 也跟一个孩子是否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息息相关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讲过:
一个人一生中努力寻找的两种感觉 , 一个是归属感 , 一个是价值感 。
想要帮助孩子建立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 需要两个重要的东西来滋养 。
1.孩子自己感受到被爱 , 也就是归属感
孩子的归属感 , 父母可以通过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 , 被父母爱滋养长大的孩子 , 内心有满满的安全感 。
孩子成长中没自信,是因为缺乏这两样东西,父母要重视
文章图片
他不用担心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 , 无论自己好与坏 , 父母都是爱他的 。
但一些父母会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 , 笑脸相迎 , 如果孩子考得不好 , 就火冒三丈 , 冷语相向 。
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认为 , 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 , 父母爱的是成绩 , 并不是自己 。
如果哪天孩子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 , 孩子内心会经受强大的精神压力折磨 。
真正“无条件的爱”需要父母做到:
虽然我会表扬你 , 也会批评你 , 但最重要的是 , 不管你做了什么 。
不管你所做的是不是符合我的期望 , 你都不用担心我会抛弃你 。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 , 而是你这个人的存在本身 , 就已经是值得被爱的了 。
父母无条件的爱滋养下成长的孩子 , 会在内心形成一个“安全岛” , 如同穿着一个坚硬的铠甲 , 不会轻易被外界伤害 。
孩子成长中没自信,是因为缺乏这两样东西,父母要重视
文章图片
美国心理学家也曾通过追踪发现:
那些能够自我实现的人 , 通常都在童年时期得到了父母无条件的爱 。

如何给与孩子无条件的爱?
1.用共情的方式 , 理解孩子的感受 ,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 。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 , 认同和理解孩子 。
2.家长要学会调节情绪 , 不要用情绪处理事情 , 先让自己平静下来 , 才能看清事情的真相 。
以下三个场景 , 你觉得父母的做法怎么样?
场景1:孩子帮忙做家务时 , 不小心打碎了碗 , 妈妈立即气急败坏的开始冲孩子嚷 。
场景2:孩子连续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 , 情绪非常低落 , 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 回到家还遭遇到父亲的冷语嘲讽 。
场景3: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 , 被指指点点 , 回到家对着你哭诉 。 父母却告诉孩子忍耐一下就好了 , 又不会少快肉 。
以上的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呢?
如果父母经常用上述的处理方式来回应孩子 , 孩子的安全感就会支离破碎 , 孩子会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
具体如何应对呢?
父母可以使用育儿魔法语言——你对我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