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认知规律,促使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和探究欲( 二 )
提出并证明了同物质同形状的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下降速度一样快 ,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诸多观点 。 因此 , 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 。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对基本的科学精神 , 概括为求真、质疑、实证 。
因为好奇而质疑 , 因为质疑而寻根问底 , 有了质疑精神就有了获取知识 , 追求真理的动力 。
孩子生活学习中的质疑精神 , 应该得到家长的鼓励和支持 。 要善于聆听孩子的想法 , 无论孩子的想法多么荒唐 , 也不因权威、定论而轻易否定孩子 , 鼓励孩子探索和论证自己的想法 , 在求知、探究的路上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
04求知和探究始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需要活化能 。 好奇心向求知欲和探究欲升华也需要“活化能” 。 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则是这个升华过程的催化剂 。
“学源于思 , 思起于疑” 。 提问是科学思维的基础 。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 ”
既要鼓励孩子发现问题 , 提出问题 , 又要要求家长会提问题 , 提的问题尽量要高级和开放 。
按照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学家班杰明.布鲁姆博士(BenjaminBloom)的理论 , 思维模式以一个金字塔般的形式呈现 , 由较低级的记忆、理解、应用 , 逐渐向上发展到较高级的分析、评价和创造 。
据此 , 家长给孩子提问题应遵从思维规律 , 多问为什么、如何等分析、评估类的开放性问题 , 尽量少提“是与不是”记忆类低层次问题 ,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
文章图片
05用观察体验和动手实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欲
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 , 一个小男孩趴在溪水边 , 出神地看着水里游动的小生物 。 这些小东西是什么 , 为什么它们会在这里 , 这些小东西会到哪里去 , 它们吃些什么 , 这些小问号在他的脑子里一个个地冒出来 , 促使他每天都要在这里趴上老半天 , 久久不忍离开 。
这个小男孩就是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 他写的《昆虫记》一书使他留名后世 。 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被誉为“科学界的诗人”“昆虫界的维吉尔” 。
文章图片
法布尔的科学成就轨迹遵循一条经典科学发现规律 , 好奇—观察--知识积累---探究---科学发现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 , 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 在这里 ,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的能源 。
观察和实验就是要让孩子接触事实 , 满足好奇心 , 用生动具体的现象激发孩子的求知和探究心理 。
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 , 孩子可以验证所学到的知识 , 品尝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 并发现新的问题 。
【遵循认知规律,促使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和探究欲】经常引导孩子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 既能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又可以激发孩子强烈的求知和探究欲望 。
- 孩子语言弱,不要忘了提升认知能力
- 嫌早教班贵,聪明妈妈在家高效地进行认知启蒙,亲子又省钱
- 失恋|“易孕体质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太真实了,刷新了我的认知
- 幼儿园老师发现一规律,全职妈妈和工薪族妈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 家长的教育焦虑,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吗?要尽力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
- 连续三年睡前喝奶,身高却不见长,父母对喝奶的这个认知会害了娃
- 三个月宝宝作息表曝光,规律得像成人,“天使宝宝”咋培养
- 孩子胆小怕事怎么办?父母要加强他对失败和成功的认知
- 认知|怎样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 教育部发布:1-6岁发育对照表,语言、认知、运动能力都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