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没有共情能力的父母,就会在一件事情上伤害孩子2次( 三 )


正在最着急的时候 , 看见有人牵着你的孩子走过来了 , 请问 , 此时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常见的答案是以下这些:
1.“你跑哪里去了?”(这是在责怪、质问 。) 2.“不是告诉你不要到处乱跑吗?”(这是在讲道理、责怪 。) 3.“啪啪两耳光打了再说 。”(这是在发泄愤怒 。) 4.“我会抱住他哭 , 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是在触动悲伤等情绪 。)
以上答案都没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 , 真正的共情 , 是会站在孩子的角度 , 体会他的情绪和状态 。
小孩子自己跑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么久 , 他们的情绪和状态肯定是恐惧、害怕、焦虑 , 所以 , 家长要想与孩子共情 , 首先要安抚他的恐惧 。
父母可以先抱住孩子 ,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现在是安全的 。
然后再说一些安慰他的话 , 比如:
“宝贝 , 找不到妈妈很害怕也很着急吧 , 我也一直在找你 , 妈妈也很担心你 , 来抱抱 , 别怕!”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 。
“我的感受被看见了 , 我感觉自己是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的 。”
儿童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 , 把你的手给我》中写道:
“孩子的信息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 , 他们的问题往往隐藏着担心、烦恼、愤怒、失望或伤心 。”
与孩子的每一次共情 , 都是对孩子情绪的一次解码 。
家庭教育从来都没有捷径 , 只有共情孩子的情绪、感受 , 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