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大象锐评|面对幼儿园网课,我们要首先摆脱起跑线焦虑

大象锐评|面对幼儿园网课 , 我们要首先摆脱起跑线焦虑
大象新闻评论员 陈思
据4月12日《光明日报》报道 , 近期 , 河北邯郸市要求“停课不停学、居家不停教” , “市直中小学、幼儿园闻令而动 , 全市教育教学活动从线下到线上平稳转换” 。 安徽六安市裕安区下发“幼儿园线上教学工作方案” , 要求“立即开展线上教学” 。 新闻发出后 , 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
作为一个未逃过应试教育倾轧 , 也未经历过网课灌输的年轻人 , 我还是庆幸的 。 毕竟 , 在我求学的过程中 , 上网和上课泾渭分明 , 一是虚拟世界的丰富多彩 , 一是课堂学习的热火朝天 。 两者对我而言 , 都是轻松愉悦的事 。 但上网课 , 就需要克服诸多人性与人体弱点 。 它算得上是一场对注意力、自制力、视力以及家长精力的一次全面挑战 。 把这些挑战摆在三四岁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面前 , 他们能轻松起来吗?
幼儿园可以实现保育、教育两种功能 。 幼儿教师可以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 。 另外 , 幼儿们通过与同龄人一起接触、学习 , 也更有利于他们养成平等观 , 摆脱依赖 , 养成独立自强的品格 。 但是无论想实现哪一种结果 , 现场教学与现实接触 , 都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 而缺乏现实接触的幼儿园网课 , 很可能不是服务不断档 , 而是服务在打折 。
【大象|大象锐评|面对幼儿园网课,我们要首先摆脱起跑线焦虑】疫情影响之下 , 可能有个别幼儿园正面临营收腰斩的风险 , 近来常有家长与幼儿园方就“退费”问题产生争议 。 而幼儿园网课的开设 , 有时也会成为园方的搪塞借口 。 可是“隔靴搔痒”的网课 , 终究不是足额的服务 。 要想得到家长们的认可 , 与其选择一个单方输出的网课 , 还不如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中找到一个融合共通的结合点 。 比如改上网课为帮助家庭设计一些室内的亲子游戏 , 让教育与互动不止于线上;比如加大手工、音乐等趣味课程的比例 , 并引导孩子自己在家动手制作……
但无论是否继续选择网课的形式 , 更重要的一点是 , 家长们应该摆脱起跑线焦虑 , 先想办法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童年心灵的敏感期形成的 , 成人的幸福感往往也与他的童年经历紧紧相关 。
想到20多年前的一天 , 一个四岁的男孩 , 正站在豫东长长的田垄上 , 试图捕捉流云 , 认识车前草 , 偷窥一对蟋蟀的亲昵 , 试图面向四月的春风 , 嗅出天地的悠远 。 他从那个葱郁多彩的时光深处走来 , 似乎除了一张被晒得黢黑的脸外一无所获 , 可是20多年后 , 每当他迷失在车水马龙中间、游走在灯红酒绿边缘 , 每当命运的沉重扑面而来 , 他总能想起 , 在一个颓败的村庄旁边 , 有风的微妙触感、夕阳的美妙画面、昆虫的奇妙交响 , 并渐渐释然 。 那个没有给他营生技能的从前 , 却给了面对挫折与苦难的勇敢和淡然 。
焦虑之后 , 依然无助 。 网课之外 , 还有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