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第几回 诸葛亮败战第几集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 在小说上 , 在戏曲上 , 在华夏大地上可谓是千古传诵 , 经久不衰 。
马谡被斩 , 表面上看 , 最直接原因是马谡失街亭 , 陇西三郡攻而复丢 , 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全面溃败 。其实未必如此 , 最真实原因如下 。
其一 , 树立绝对威信 。
《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记载:先主病笃 , 托孤於丞相亮 , 尚书令李严为副 。《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记录:三年 , 先主疾病 , 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 , 统内外军事 , 留镇永安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描绘:刘备临终前对赵云的嘱托: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 , 不想于此地分别 。卿可想朕故交 , 早晚看觑吾子 , 勿负朕言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第几回 诸葛亮败战第几集

文章插图
从史书或历史小说来看 , 刘备驾崩后(223年夏四月) , 诸葛亮虽成为了蜀汉最大的掌权者 , 但外有留镇永安的中都护李严的军事牵制 , 内有随军北伐的镇东将军赵云的亲情看护 , 还有朝中元老派、荆州派、益州派和东州派四大派明争暗斗 。特别是诸葛亮北伐时 , 蜀汉国内、朝廷内以及君臣民上下都未形成高度统一的意见 , 反倒是异议非常 。为此 , 趁街亭失败之势 , 借斩杀马谡之机 , 无非是杀鸡(马谡)儆猴(李严、赵云及除荆州派外各派系) , 树立绝对威信 , 以此来平息整个蜀汉内部的各种对北伐的异已声音 。所以 , 马谡必然要为第一次北伐失败承担起主要责任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第几回 诸葛亮败战第几集

文章插图
其二 , 实现政治融合 。
诸葛亮北伐目的 , 无非有三种猜测 , 即一是为报先帝 , 以完遗愿;二是不攻曹魏 , 蜀汉必亡;三是北伐中原 , 转移矛盾 。特别是第三种 , 对外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最主要手段 。
众所周知 , 蜀汉是刘备依靠荆州集团在蜀地建立的政权 。在蜀汉朝中 , 派系林立 , 有元从派、荆州派、益州派、东州派四大派及游离在四派之外的凉州派、降将派等小派系;在四大派中 , 明争暗斗 , 最核心是元老派、最得势是荆州派、受拉拢是东州派、被打压是益州派 。诸葛亮北伐 , 对土生土长的益州派而言 , 不仅劳民伤财 , 还严重触动了益州士族和豪强的利益 。
因此 , 街亭之失 , 北伐之败 , 一定要有人为此负责 。马谡恰是最佳人选 。马谡 , 先是街亭之战的蜀汉主将;再是荆州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后是诸葛亮最亲密的代言人 。因而 , 诸葛亮斩马谡 , 不仅完美释放拉拢东州派的最真诚意 , 还完满实现妥协益州派的最诚善意 , 甚至完善切割荆州派的最实真意 。所以 , 马谡必然要为今后北伐的施行排除政治障碍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第几回 诸葛亮败战第几集

文章插图
其三 , 完成接班过渡 。
诸葛亮在建兴六年(228年)北伐时 , 诸葛亮时年四十八岁 , 马谡正是三十九岁 , 姜维年仅二十七岁 。未获姜维之前 , 诸葛亮曾经考虑将“才器过人 , 好论军计”的马谡列为接班人 。获得姜维后 , 诸葛亮确认将“忠勤时事 , 思虑精密”的姜维作为继承人 。毕竟姜维的综合素质远超过马谡 , 按诸葛亮的原话“考其所有 , 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 。另外 , 姜维的年龄比马谡小一轮 , 又不属于蜀汉中任何一派 。因而 , 借街亭失利之机 , 以立军令状之名 , 斩杀马谡 , 无形之中为姜维去除了诸葛亮小集团内最大的政治障碍 。所以 , 马谡必定要为姜维接班让位并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