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婴童食品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婴童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昨日发布报告,称我国婴童食品市场当前主要存在五项突出问题 。

未获QS认证仍在售

个别婴童食品没有获得QS认证,在食品外包装上没有QS标识 。调查中发现,在分散的母婴店里销售的此类食品这一问题比较严重 。按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求,无QS标志不得进入流通领域销售 。商品加贴QS标志,除了表明该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已经通过质监部门的审查外,还意味着企业承诺其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

食品添加剂大量使用

目前,市场上各种配方奶粉及其辅食中,食品添加剂、配料等都占有很大比重 。很多添加剂单独使用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但是多种添加剂长期、集中、大量使用,对婴童的健康就会造成潜在的威胁 。据了解,很多国家都对婴童食品添加剂有严格规定,甚至已经有国家规定一岁以下婴儿食用的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添加剂 。

进口食品CIQ标志缺失

根据国家《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的规定,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事先经过审核,取得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 。合格的进口食品还须符合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具有由检验检疫局出具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外包装加注激光防伪“CIQ(中国检验检疫)”标志 。但在北京等地众多知名母婴用品店内,虽然很多商品标注有“原装进口”的字样,但是却没有CIQ标志 。
甚至很多标称原装进口产品连生产地都没有标出 。


国产食品冒充外来户

专家将目前销售的“进口食品”大致归为三类:
【国内婴童食品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是包装上是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 。“只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第二类属于国产食品,第三类则不确定,可能是进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