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为什么火了?( 三 )


路径依赖,家庭叙事潜规则
自1990年底《渴望》引发万人空巷的盛况后,家庭剧从此一发不可收 。《激情燃烧的岁月》《金婚》《蜗居》《幸福来敲门》《都挺好》等不胜枚举,成为类型领域的常青树 。
而从《渴望》到《都挺好》,在当家主母的形象塑造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奏” 。《渴望》里的刘慧芳温柔体贴,隐忍厚道;《都挺好》里的苏母强势霸道,偏心刻薄 。
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是家庭剧的翻新,但归其根本仍然是换汤不换药 。她们的精神世界都受到了父权的禁锢,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维护着父权制的稳定 。刘慧芳不顾一切对丈夫的付出和顺从自不必说,苏母也活成了自己母亲重男轻女的模样 。
连苏明玉也说:“我努力了那么久,最后竟然变成了我最恨的人 。”在国产家庭剧中,以母女关系为主体的“女性衍生制”曾是不可动摇的叙事主体 。亦即,无论女主怎么变革,她们身上由原生家庭尤其是来自母亲的烙印,是永久且深刻的 。
《以家人之名》看似剔除了“当家主母”,但这种精神依赖依然存在 。李海潮从里到外,只不过是改了性别的“主母” 。而那些被赶跑的女性,她们的影响依旧 。陈婷的冷漠让凌霄寡于言语,贺梅的自私让子秋过分懂事和在意别人的看法 。
家庭剧是大众传媒里的通俗文化,它所反映的,仍然是它的文化渊源里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风尚 。这也正好解释,不管多么新鲜有趣的家庭剧,到了结局总免不了价值观的保守与对尖锐话题的回避 。
高开低走是常态,话题生猛的《都挺好》最终不也是俗套的“大团圆”?作精苏大强,因为老年痴呆化身慈父,并通过一本习题集洗白 。《以家人之名》探讨的重组家庭也很新颖,但恐怕结局未必会有突破性 。
而人民群众苦保守久矣,竟然给《以家人之名》编了一个子秋和凌爸“枪战”的结局 。家庭剧秒变警匪片,画风着实清奇 。但基于保守策略,家庭剧的结局永远不会和传统道德范畴偏差太远 。
这和好莱坞主流商业片,永远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是一样的道理 。而在《蜗居》之后,家庭剧对尖锐话题的回避更加积极主动 。《以家人之名》如果后续重点发展“兄妹恋”乃至“三角恋”,恐怕又是另一部《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
而避免忧伤的方法,就是走轻喜剧路线 。从《媳妇的美好时代》开始,家庭剧出现了小品化倾向 。苦情时代的“妈妈再爱我一次”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接地气的都市喜剧 。
不断演变的家庭剧自有规则,而笑点和泪点并存的《以家人之名》,展示了该类型强烈的求生欲 。
【本文作者谢明宏,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