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过亿的《八佰》能”救市“吗?

“你们影院《八佰》的点映卖的怎么样?”
“爆满啊 。”
昨晚,小娱所在的影院微信群里出现这样一段对话 。这是《八佰》点映的第二天,即使许多影院只能在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半内排片,影片当日票房仍然突破5000万大关,上座率在有50%的售票限制下达到41% 。

预售过亿的《八佰》能”救市“吗?

文章插图
前后耗费十年、历经波折后上映的《八佰》,势能不断显现出来 。终于有一部影片能让离开影院将近半年的观众,开始重新回到影院 。据灯塔票房预测大比武显示,各家对《八佰》的票房预估在14亿到25亿不等 。也正是因为《八佰》,影视行业对市场的信心逐渐恢复,《姜子牙》《夺冠》这些重磅影片接连定档国庆 。
其实影片上映前几天,《八佰》的前景一度不明朗 。小娱每天都能听到影院方传来的各种扑朔迷离的消息,一会儿称“华谊要求年票房在500万元以下的影院需要支付20万保底金”,一会儿称“有4200家影院需要买断”,一些影院甚至感叹“干脆就不放了吧” 。
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这些传言并不准确 。华谊确实采用了新型发行方式,不过主要是针对那些去年因偷漏票房被电影局官方点名批评的影院,其实早在春节档前,娱乐资本论在《肺炎危机、471影院被封杀,春节档遭遇黑天鹅事件》一文中就提到,《唐探2》《囧妈》等五部影片的片方决定在春节前三天关停这些影院的密钥作为处罚 。
可见《八佰》这样的做法,并非第一次 。有院线负责人告诉小娱,他对华谊的发行策略表示理解:“他们可能真的被偷票房的情况搞怕了吧,像我们院线旗下的影院都比较规范,这次完全没受影响,都是正常分账 。不过现在处于影院挣扎求生的敏感时期,所以难免这种发行方式带来的争议会被扩大 。”
当下环境中,影院不易,片方也不易,且究其根本,这些尝试和探索都是为了让行业变的更加健康而已 。
《八佰》预售1.15亿,提升电影市场信心
影院复工令发布后,就有影院人向小娱感慨到:“影院真正恢复起来,还是得要一部重磅影片上映,让观众不得不进影院看的那种,要是《八佰》能上就太好了 。”
没成想这竟然成为现实,《八佰》宣布定档那天不少影院经理都在朋友圈转发影片海报作为庆祝 。去年《八佰》进行小范围提前点映时,就有业内人士曾认为影片票房能超30亿元 。再加上影片在去年电影节放映前突然宣布无法放映,更加调动观众对影片的好奇 。
对于片方而言,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毕竟影院复工以来单日总票房最高时也不过5000多万,况且影院还有30%的售票限制,所有的片方都在等待那个跃身而出,试水市场的王炸级影片出现 。
成本高达5.5亿元的《八佰》此时挺身而出,在各方一片欢喜的背后,可以预见其片方承担的票房压力 。不过从点映两天以来影片的市场表现看来,影片有可期的市场前景 。
8月14日点映初日,据猫眼专业版显示,《八佰》的票房还仅有1437.3万 。等到17日,全国开始正式大规模点映时,当日票房直冲5000万元 。据灯塔专业版显示,目前影片点映及预售票房已经达1.15亿元 。
可见影片的口碑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群像精彩,管虎的片子纪实性很强,人性挖掘残酷而精准”、“看完内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对于战争的残酷表达到位”、“观影史中哭到最多的一部电影”,豆瓣网友在评论中写到 。
而同为战争题材,且提名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1917》上映时,市场反应并不明显,甚至当周周末单日电影总票房也止步于4000余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