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KID 重新开局

前几年米雯娟很忙,拿奖、参会、演讲,她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谈个性化教育,谈技术如何改变传统教育,还有 VIPKID 这家公司快速成长的逻辑 。
然而,过去一年米雯娟就像是开启了静默模式,几乎很少出来露面 。
行业整体也逐渐冷静下来,前几年 VIPKID 所属的在线教育还是投资人眼里的黄金赛道,拿到融资的公司一路高歌猛进 。但从 2018 年开始,大环境驱动着资本市场放缓了脚步,有数据显示 2019 年行业总融资额比前一年减少了 31.7% 。
冲刺变成长跑,很多公司没能坚持下来 。关于在线教育的质疑声沸沸扬扬,就连 VIPKID 也陷入「破产」的舆论,大量在微信群里散播的谣言引发了家长的担忧 。
米雯娟不得已出面辟谣 。2019 年年底她公开露面,称这段时间收到了很多鼓励,「创业不易要坚持」,她有点哭笑不得 。
彼时米雯娟的确刚刚打完一场仗 。2018 年,米雯娟多次前往美国寻求新一轮 4.5-5 亿美元融资 。这场融资耗时一年之多,经历诸多波折之后仅拿到腾讯领投的 1.5 亿美元,与此前 VIPKID 平均一年结束一轮大额融资的节奏形成了对比 。
资本过去认可 VIPKID,是因为它用六年时间做到了新东方 19 年才做到的营收规模 。但是伴随营收增长的,是对盈利的渴望 。赶上资本寒冬来临,投资人对 VIPKID 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目前,在线直播课主要有三种模式,大班课、小班课、一对一 。教育讲究因材施教,一对一因为教师成本过高,毛利率相对较低,被认为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
这些压力让米雯娟意识到自己和 VIPKID 迫切地需要改变了 。「企业在成长的背后核心要去取舍,要去变奏 。」她意识到 VIPKID 的规模已经起来,需要在保证规模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效率 。鲜有露面时,她把更多时间花在了这上面 。
指向的目标很清晰,2019 年米雯娟在内部反复强调 2020 年要扭亏为盈 。如今 VIPKID 正在接近这个目标,8 月 18 日的媒体沟通会上,VIPKID 宣布公司连续两个季度单位运营利润(UE)为正,90% 的渠道首单实现盈利 。接下来,米雯娟的挑战更加明确:带领 VIPKID 扛过这次「变奏」 。
来自「青春期」的困扰
2014 年在线教育开始起势,VIPKID 在那一年拿到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但是全年只招到 102 名学生 。没有学生也没有营收的时候,米雯娟一直在打磨产品 。为了更加贴近中国学生,VIPKID 自研教材,米雯娟成了面试官活跃在 Facebook 等社区上 。
彼时资方的心态是希望创业公司迅速壮大占领市场,然后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 。米雯娟开始意识到规模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做大规模才有能力筛选师资,提升教学品质 。
2015 年 VIPKID 花在品牌广告上的钱有 4000 万,用户迅速增长 。从 2016 年到 2019 年,VIPKID 付费学员从 4 万增长到 70 万 。营收增长,亏损也在增长 。据 The Information,VIPKID 2018 年前 10 个月的营收为 30 亿元,但是净亏损达到 22 亿元 。
米雯娟算过一笔账,「一对一每节课客单价在 140 元,70 元付给老师,其余的要去覆盖获客、服务、技术等成本 。」里面各个环节都需要「优化」才有盈利的空间 。随着 VIPKID 在一二线市场流量见顶,没有解决前端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后端又是粗放的管理模式,一拨有经验的管理者也会提出质疑,为什么要印那么多 T 恤?租这么贵的房子?时不时开个大会,公司有钱没地方花了吗?
即便当时米雯娟嗅到了危机也无暇顾及,因为成长能够掩盖一切问题 。
高速发展的背后不是没有代价 。直到 2019 年,跑得过快的后遗症结实地砸到 VIPKID 身上,「一算账吓人了,我们原本应该赚很多钱的,但为什么没有赚很多钱?」融资遇阻和来自投资人的压力让米雯娟意识到提升效率迫在眉睫,她开始重新审视每一个部门,销售、产研、服务的效率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