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赚钱也开始变得容易

京东似乎从来没有这么赚钱过 。
8月17日美股盘前,京东如期发布了2020年Q2及半年报 。主要财务指标上,净收入2011亿元人民币(约2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8%,首次实现单季净收入超200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164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26.3倍;季度月活用户数也净增超3000万,达4.174亿 。
受良好业绩带动,截至今晨美股收盘,京东股价报收66.98美元,大涨7.9%,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90% 。
在去年下半年摆脱低迷后,京东的增长就迎来了爆发之势,在净收入、净利润、月活用户数等多个关键指标上,都实现了连续多个季度的增长 。与过去季度间反复性的“利润—亏损”的摇摆不同,如今的京东正走向持续性的利润变现 。
更让京东开心的是,主营业务之外,京东的另外三架马车也正给自己带来回报 。京东数科(估值近2000亿)极可能在三季度赴科创板上市,按照36.8%的股权占比,京东的投资收益将超740亿人民币 。除此之外,京东物流以及健康也在过去的季度实现了大规模增长 。据财报透露,高瓴资本将投资京东健康超8.3亿美元,自去年5月独立以来,京东健康累计融资额已超18亿美金 。
利润改善为哪般?
京东Q2财报最让外界惊讶的是净利润的改善 。162亿的净流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同比增长了26倍 。总结原因主要是规模化收入大增、成本控制得当以及投资收益斩获 。
具体来看,2020年Q2,京东日用百货商品销售的净收入为 640 亿人民币(约 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45.4%;净服务收入为 229 亿人民币(约 3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6.4% 。
日用百货的增长我们在此前就已提到,得益于疫情影响,京东的日百品类在上一季度已经实现了近40%的增长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此前在财报会就表示,“消费品,生鲜和健康品类在疫情当中表现非常好,疫情期间几个品类的增幅都在100%以上 。”
从战略角度来看,除电子家电外,日百品类也是京东今年寻求增量突破最依仗的品类 。今年4月,京东成立了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集合原有的消费品事业部、新通路事业部、7FRESH和1号店,目的就是要整合线上线下,抓住用户对于即时性消费的需求 。
【京东赚钱也开始变得容易】在京东回港二次上市的投资人路演会议上,京东也表示未来的主要增长点就在新成立的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 。据内部人士透露,京东超市在去年底定下成交额三年8000亿元的目标,在商超、医药等领域,对市场规模的追求甚至要超过利润,要求快速占领市场 。
“物竞天择”项目就是这一目标下的产物 。通过在线下铺设广域网点(便利店、商超、百货等),消费者在京东App下单后,货品由网点配送,时效上最快可以半小时达 。从履约方式来看,物竞天择兼顾了电商的长时效配送与即时配送的短时效配送,与传统的到家模式相比,它的灵活性要更高,覆盖的范围也更广 。
如今“物竞天择”已经成为京东的战略级项目,除了商超领域,3C、服饰、家居、医药、鲜花等品类都在和‘物竞天择’做接通,据悉今年将有100家线下店铺接入 。
成本控制得当也是本季京东净利润改善的一大原因 。在净收入同比增长33.8%的情况下,京东的营销费用仅增长21%,达68亿人民币;研发费用也仅为36亿人民币,与去年几乎持平 。在经历了多年低效的高额投入后,进入2020年,“降本增效”成了京东上下的共识 。
另值得注意的是,京东本季度大增的净利润里,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达达上市带来的投资收益 。财报显示,Q2京东的股权投资收益为40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3亿元,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主要是来源于达达集团上市带来的41亿元(招股书显示,京东占有达达47%的股份)股权收益 。但排除这些干扰因素,京东二季度Non-GAAP净利润还是达到5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