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生性多疑,为何不杀这个“叛臣”,还给他封侯?因为他太重要

荀彧(yu)字文若,颍川颍阴人,父亲荀绲,任济南相 。汉魏交替之时,河南颍川荀氏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簪缨世族,而荀彧无论是学问还是人品都明显高于当时很多人,而他的祖父荀淑号称“神君”,很多名人都是他的学生,被誉为儒林之宗 。荀彧被当时一个看相的称为“王佐之才”,说他以后必然是辅佐帝王的大才,结果果然应验了 。
荀彧中举时才二十九岁,非常年轻,而此时他已经有了识人的能力,他的眼光十分敏锐,虽然人们都认为袁绍能成事,曹操必败,有才的人都去投奔袁绍,而只有荀彧看好实力相对弱小的曹操,说袁绍“终不能成大事 。”喜得曹操赶紧来迎,涕泪交替地感激上苍,说:“吾子房也 。”子房就是张良,匡助刘邦成就大业的奇才,可见曹操对荀彧的爱才程度 。
从初平二年到建安十七年这二十年里,荀彧一直是曹操帐下重要的谋臣,也是首席谋臣,因为他的“王佐之才”,曹操才得以壮大实力,厉兵秣马,一举统一北方 。

曹操生性多疑,为何不杀这个“叛臣”,还给他封侯?因为他太重要

文章插图
在汉魏更迭之际,门阀世族的政治取向,对政局产生的影响不容低估,一个高门名士的加入,可以形成名士效应,让各个门阀世族都将宝押注在一个军阀身上 。
荀彧的加入给曹操带来巨大的人气效应,他重塑了曹操的形象,在此之前曹操几乎困顿,因为他杀了世族出身的张让,导致下属倒戈,“兖州诸诚皆应布”,迎回吕布 。
荀彧的加入为曹操带来了世族的人气,也是在此刻曹操反思了自己政治上草率的行为,对世族名士重新尊敬起来,荀彧积极向曹操举荐人才,他举荐的还都是能够济世的大才,荀攸、华歆、王朗、荀悦……后来为相的竟然多达十数人,这些金字塔顶端的世族对曹操力量的壮大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
纵观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荀彧的地位特别重要,他举荐的都是一流谋士,这些人相继成名,又形成了魏晋新的门阀贵族系统,反过来对曹操的政权的稳固也有很大的好处 。
曹操生性多疑,为何不杀这个“叛臣”,还给他封侯?因为他太重要

文章插图
有人说,荀彧心怀“汉柞”,所以没发挥他全部的才能辅佐曹操,其实荀彧在最初是很尽心竭力的,而且妙计频出,屡立奇谋 。
荀彧有一个重要贡献,是他让曹操迎取天子,这让曹操最先赢得了政治优势 。尽管曹操不情愿,但荀彧知道世族门阀的传统关键是多么根深蒂固,他指出——
“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 。天下虽有逆节,必不为累,明矣 。……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 。”
说是“从民望”,其实是“从世族望”,荀彧就是要让曹操占领道德制高点,让很多骑墙观望的英雄豪杰都放心地来投奔曹操 。
曹操生性多疑,为何不杀这个“叛臣”,还给他封侯?因为他太重要

文章插图
当时上流社会的门阀世族,因为世代簪缨,很注重读书和做人的道德的,也爱惜自己的才名,曹操只要迎回汉献帝,以宰辅的身份打理朝政就有了“名分”,而追随他的士人也免去了失节之忧,自然会趋之若鹜了 。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平生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也是当时的政治正确,从此曹操一生南征北战有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借口
即使刘备刘皇叔,自称皇室宗亲,也不得不心虚 。曹操一举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而且维护汉室正统,让大家下巴都惊掉了,都以为曹“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当时的名流诸如,袁术之谋士张承,吕布之谋士袁涣,公孙度之谋士凉茂,都大力推荐曹操的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