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陵风雨之胜负难分:秦齐燕赵,他们在战国哪一段时间最辉煌?

公元前287年到公元前277年,对于秦昭襄王来说,是非常不普通的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秦昭襄王和他的对手们进行了一决生死的对决 。这些对手,或因天命而亡,或因人为陨落,大部分都在与秦昭襄王的较量中失败了 。不过,也有一些君主,他们和秦昭襄王的能力难分伯仲,最终与秦昭襄王打成了平手 。
秦昭襄王称西帝之后,信心倍增,继续将火力对准三晋之中的魏国,在其继位的第二十年夺取了魏国的新垣和曲阳 。看到秦昭襄王称帝之后,依然志在扩张,齐国等五个国家的君主们为了自保,再次合纵,围攻秦国 。秦昭襄王认为此时的秦国还不具备以一对五的实力,于是放弃了称帝,并割地示好 。在和谈的过程中,秦昭襄王敏锐地察觉到齐国对宋国的觊觎,以及燕国对齐国的虚以委蛇 。一个新的计划顿时涌入了秦昭襄王的大脑之中 。
在放弃称帝的这件事上,秦昭襄王认为自己之所以再次妥协,根本原因在于齐国的阻碍和掣肘 。于是,自公元前287年之后,秦昭襄王改变了自己的国策,由联合齐国转变为反击齐国,打算从内部大量削弱齐国的实力 。然而,齐湣王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反而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吞宋计划,发起了对宋国的第二次进攻 。志在复仇的燕昭王假意奉承齐国,不但派士兵和粮食援助齐国,还充当恶人,逼迫宋国向齐国割地 。

芷陵风雨之胜负难分:秦齐燕赵,他们在战国哪一段时间最辉煌?

文章插图
齐湣王以为燕昭王已经忘记了祖辈之仇,欣然接受了燕昭王的帮助 。不过,有支持者就有阻拦者,在第三次进攻宋国时,齐湣王受到了秦昭王和楚顷襄王的强烈反对,秦昭王甚至决定攻打齐国,不过最终作罢 。齐国没打成,秦昭襄王又再次将战火引向三晋,先是在夏山打败韩军,接着又攻打魏国,逼迫魏国割让安邑 。
在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土地之后,秦昭襄王又开始使用外交手段干扰齐国灭宋的计划 。当然齐湣王也不是吃素的,见秦国给自己使绊子,他决定将橄榄枝伸向赵国 。用陶邑诱惑李兑去劝说赵惠文王 。拿人手短,李兑看到齐国如此有诚意,便说服赵惠文王支持齐国 。有了赵国的支持,齐军势如破竹,最终消灭了宋国 。
宋国灭亡之后,秦昭襄王意识到齐国将对自己的统一大策产生很大的破坏,于是毅然决然,决心用军事力量教训一下齐国 。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一面与楚顷襄王和赵惠文王会盟,一面又派出蒙武和蒙骜攻打齐国 。齐国的军队由于连年征战,本来就需要修整,再加上被秦军击败,实力大减 。趁着秦国联合其它国家进攻齐国之时,燕昭王认为自己复仇的机会到了,派乐毅为联军统帅前去讨伐齐国 。齐国为了应对联军,任用苏秦作指挥官,正好中了燕国的计谋,在接连失败两次之后,士气大减 。
芷陵风雨之胜负难分:秦齐燕赵,他们在战国哪一段时间最辉煌?

文章插图
看到齐国接连失败,秦昭襄王一鼓作气,一面和楚顷襄王联姻,一面向其它国家的君主发誓,自己将不会要齐国的一寸土地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向十分聪明的魏冉犯了十分严重的错误,竟然趁着打仗的时候私自吞了陶邑,给秦昭襄王惹了不少麻烦 。虽然事情最终得到了解决,但是秦昭襄王还是对魏冉产生了忌惮之心 。
为了尽快击败齐国,秦昭襄王暂时按下了这件事,和魏王,韩王合作,继续集中火力对付齐国 。在这场战役中,齐湣王暴露了自己最大的执政缺陷 。一般来说,君主在阵前鼓励士兵,不是用金钱,就是打感情牌 。然而,齐湣王却反其道而行之,用灭族挖坟来逼迫将领,不肯掏出金银,致使军心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