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成为大唐的中兴国君,但最后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守财奴”


他想成为大唐的中兴国君,但最后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守财奴”

文章插图
说起守财奴,大家也许会把它和吝啬联想到一起 。不过,我们今天讲的这位守财奴却是一位威震九州的皇帝,他就是唐德宗李适 。
说实话,他确实是一位非常有抱负的帝王,在位期间,他废除了“租庸调制”,并改革了“两税法”,让历经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颇有一番走向中兴的局面 。
【他想成为大唐的中兴国君,但最后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守财奴”】但是,无情的朝野现实却让他失去了成为中兴国君的机会!
他想成为大唐的中兴国君,但最后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守财奴”

文章插图
当他初登大宝时,他想要一套完整的官僚系统协同他完成改革方案 。但是,他环顾朝廷,却发现根本没有值得信任或者可以堪当大任的大臣,许多官员甚至离他而去,让他心中悲愤难明 。
此时,待在他身边的臣子也无非是一圈内廷官员(宦官)罢了 。当然,他作为皇帝,对于自己的御林军(神策军是唯一直属皇帝的精锐部队)自然也是照顾有加,但是,他连给自己士兵买衣服御寒、发饷银的钱都没有 。
说实话,他接过的真是大唐王朝的一个经济大烂摊子!他太缺钱了,他手上的帝国太缺钱了!
唐德宗
他想成为大唐的中兴国君,但最后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守财奴”

文章插图
在他初任皇帝时,他当时还是非常体恤百姓,不会轻易拿藩镇进贡的钱财 。因为他知道,自己即使只拿一厘钱,这些节度使也会因此以各种原因从民间强制收集5-6倍的税款 。
但是,他现在太缺钱了,他想当一个好皇帝,但是这个皇帝如果连自己的国库都无法妥善处理,无法让士兵穿上御寒的衣服,又怎么会成为一个皇帝呢?
他想成为大唐的中兴国君,但最后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守财奴”

文章插图
所以说,在此之后,李适对于任何藩镇节度使上贡的钱财都是照单全收,并且对于节度使强征民间税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论是丧葬税还是关税等都是默许,李适希望从节度使手中疯狂吸收必要的财富,维持自己的国家机器运转 。
公元793年,唐德宗李适先后取消酒类专卖,并且开始对茶叶进行税款征收,毕竟按照市场行情,朝廷光靠茶税每年就有40万贯钱的收入这自然是作为“守财奴”李适想要看到的局面,后代的唐室皇帝也大多沿用了茶税,维持国库的收入来源稳定性 。
但是,对于朝廷的官僚集团,唐德宗并不是很放心,所以他还是非常重用宦官,以至于自己的心腹军队—神策军都是交给宦官指挥 。
不过,这些宦官也是凭借和皇帝的这一层关系,在地方是大发横财 。但是,正是由于唐德宗过于重用宦官集团,导致官僚体系和财政体系都埋下了非常严重的隐患 。
唐宪宗
他想成为大唐的中兴国君,但最后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守财奴”

文章插图
但是,这位有着“守财奴”称号的大唐皇帝,最终却让大唐国库变得充盈起来,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他和节度使妥协后的经济产物 。
同时,他的皇孙,也就是后来的唐宪宗便是依靠德宗靠妥协堆砌的钱财完成了所谓的“元和中兴” 。但是,大多数人终究把光辉留给了宪宗,而把阴霾或者嘲讽留给了德宗 。
他想成为大唐的中兴国君,但最后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守财奴”

文章插图
其实,从个人理解来说,“守财奴”的称号对于唐德宗是具有戏谑的,他之所以在节度使面前自卑或者妥协,无非是想让朝廷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这并不能直接怪他,其本身还是安史之乱埋下的祸根 。
其实,回溯到唐玄宗,他本身还是希望大唐王朝强大,并且希望财政问题能够依靠藩镇有效解决,但是还是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其根源我们甚至可以从隋朝沿袭的土地公有制入手,其展开的复杂财税制度似乎早在唐朝开国之初,就从北魏乃至隋朝财政危机的困境中得到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