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文章插图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正因为父母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所以,特别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 。
一个命题肯定是正确的,只要父母们与孩子一起成长,尽管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1 、家庭教育缺失“人格平等”
[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 。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 。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 。即使有人说过,也许会是如“棒头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观念,而这些观念对不对则需要我们去反思 。
我们都知道,要想驾驶车辆,尚需要到驾校学习三个月并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拿到执照;而要做人父母,“驾驶”着家庭之舟远航恐怕不是三个月能学会的 。何况连婚检都懒得做的现代人,根本没有可能去进行三个月的专业培训,便糊里糊涂地做了父母,似乎全然不顾自己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什么样的烙印 。
很多父母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 。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俗话说:
三岁看老 。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 。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
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 。父母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望于孩子来完成 。
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反应 。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 。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到大不要考虑任何事情,怎么会有成长呢?
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 。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这可是《联合国儿童宪章》规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2 父母不进步,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 。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 。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 。
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 。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印证:
张家港某校一位初二的孩子,星期日晚在家复习迎考,他父母邀了几个朋友来家搓麻将,其响声搅扰了孩子,孩子无奈说:“11点多了,还打,我明天怎么考试?”麻友们正在兴头上,对孩子的话不予理睬 。孩子生气了,就将电视打开,并把音量调大,弄得左邻右舍上门抗议,他父母觉得丢了面子,将他打了一顿 。
朋友们常问我每周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说由于工作忙,我与孩子相互交流并不很多,但只要孩

1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