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狄青晚年凄凉?范仲淹、韩琦都感到不齿,宋仁宗托孤踢他出局

说宋朝最著名的将领,那大家肯定会想到岳飞 。岳飞的确是宋朝最著名的将领,但是他却不是宋朝第一名将 。宋朝第一名将当属狄青,他一路高升,是武将中官衔最高的,44岁时便被拜为枢密使,相当于宰相职权 。
可是狄青的寿命并不长,年仅50岁便郁郁而终 。他并不是自然死亡,而是因为忧郁成疾而死 。那么狄青到做了什么,才使得他晚年如此悲凉呢?还要从三个人说起 。

为何狄青晚年凄凉?范仲淹、韩琦都感到不齿,宋仁宗托孤踢他出局

文章插图
狄青家里很穷,从小就为了口吃的,跟同村人打架斗殴 。不过狄青很讲义气,代兄受过被充入军营后,狄青才意识到,这里才是他的天堂 。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 。善骑射 。初隶骑御马直,选为散直 。宝元初,赵元昊反,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 。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 。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 。破金汤城,略宥州,屠(缺)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族,燔积聚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 。—《宋史》
过去在家乡,简直就是荒废余生,这一年狄青16岁,刚刚跨入他的军旅生涯 。狄青个人是非常拼命的,所以他早早就在军队当中小有名气 。
不过军队打仗是很容易死人的,尤其是当时他们正在对付西夏强大的军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如果狄青得不到晋升,早晚都会成为炮灰 。
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洙与谈兵,善之,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 。”—《宋史》
这就是当时普通士兵的宿命,所以狄青必须要感谢那个提拔他的人,这个人便是尹洙 。可以说这个时代出现的文臣,全都是那种非常有气节的人 。尹洙也不例外,他跟范仲淹和韩琦都是君子之交,所以他也毫无顾忌地将狄青推荐给这俩人 。
有了尹洙的推荐,狄青的未来其实已经彻底改变 。不管是尹洙本人还是范仲淹和韩琦,对狄青的谈吐和思想都非常赞赏,甚至认为狄青是军事奇才 。
这么一来狄青可就不可能再回去做大头兵了,所以说个人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恰当的时机,还需要遇到恰当的贵人才行 。
为何狄青晚年凄凉?范仲淹、韩琦都感到不齿,宋仁宗托孤踢他出局

文章插图
范仲淹是一位非常有名气的戍边将领,同时他也是北宋当时的文坛领袖 。文武双全的范仲淹看人是比较有水准的 。当尹洙将狄青推荐来的时候,范仲淹与之一番谈论,随后便认定狄青是旷世奇才 。
不过范仲淹对人才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当时的狄青比较年轻,范仲淹不希望这样的人才在名声中被毁掉,所以范仲淹劝诫狄青耐下性子去读书 。
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 。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 。”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 。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宋史》
让一个武将静下心去读书?范仲淹莫不是脑子抽抽了?其实范仲淹对狄青的期望非常高,他希望狄青能够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全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为北宋镇守边疆 。
范仲淹告诉狄青,如果一军的将帅,不知道古今历史上所发生的战例,那么这位将帅,也只是一位匹夫而已,压根就没有可能名垂青史 。
在范仲淹的鼓励之下,狄青居然放下了手里的兵刃,转而开始读书 。有这么一位天下大文豪作为老师,狄青读书的能力自然是提高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