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孙嘉诚明知雍正派他到年羹尧处是送死,为何欣然前往?


雍正王朝:孙嘉诚明知雍正派他到年羹尧处是送死,为何欣然前往?

文章插图
雍正王朝电视剧至今已有20年之久,可谓是经久不衰 。如果说每一部电视剧相当于一个小世界一般,那么无疑雍正王朝这个小世界是相当完善的,很多地方都是耐人寻味的,有着诸多职场道理和人情世故,所以又被称之为职场教科书 。
那么今天宋安之来分析一个有意思的剧情,那便是孙嘉诚到底是死于雍正的设局之下,还是死于其他原因呢?为什么有些人觉得雍正派孙嘉诚前往西北年羹尧处分明是一个死局,为何孙嘉诚还会欣然前往呢?
首先说一下,其实关于孙嘉诚欣然送死的说法是有一定漏洞的 。因为孙嘉诚还有包括雍正在内的所有人并非百分之百的认为这是一个死局 。只是危险性很大而已,所以自然不存在孙嘉诚欣然接受并且去送死的行为,只能说孙嘉诚冒着很大风险去的西北,结果没想到自己被杀 。
而雍正派孙嘉诚前往西北年羹尧处,是走了一招怎么都不会输的棋 。孙嘉诚过去顺利了,那么可以起到分权和敲打年羹尧的作用 。如果不顺利了,被年羹尧杀了,那么雍正再收拾年羹尧,自然是名正言顺了,不至于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 。当然后者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结果没想到成为现实 。
雍正王朝:孙嘉诚明知雍正派他到年羹尧处是送死,为何欣然前往?

文章插图
而孙嘉诚为什么冒着巨大风险前往西北呢,这就表达了一种精神,说明孙嘉诚代表着一种纯粹的精神,哪怕不惜为此舍弃生命 。
那么是不是以这样来看,孙嘉诚是死于雍正的设局呢?
其实也不能说,孙嘉诚之死的主因其实不在于雍正,而在于孙嘉诚自己,他非要做龙逢比干,却不顾忌君父雍正的感受,所以最后只能成为一颗弃子 。这更是说明了古代宫廷政治斗争的残酷,只是爱国,不忠君的话,那么下场肯定很惨的 。
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分两步说说这个问题 。
在这里还是老生常谈的说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来说,一切分析只是基于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剧情而分析的 。
一、雍正为什么派孙嘉诚到西北年羹尧处呢,孙嘉诚想做龙逢比干是个关键
孙嘉诚在雍正王朝之中可谓是个奇人,他是一个清官,更是一个诤臣,是当时清流的领袖 。可谓是怼天怼地的存在,不只是与本部堂官厮打,更是顶撞过雍正、老八、不可一世的年羹尧 。
雍正王朝:孙嘉诚明知雍正派他到年羹尧处是送死,为何欣然前往?

文章插图
纵观孙嘉诚的“战绩”,可以说是相当精彩的 。刚开始身为一个六品主事,为铸新钱的事情甚至与本部堂官阿灵阿厮打起来,虽然看似鲁莽,但实则是成功引起雍正的重视,由此一下子成为都察院监察御史 。
到了科场舞弊案的时候,孙嘉诚更是带动清流官员来上折子要求杀了山西藩库案的主谋诺敏和科场舞弊案的主谋张廷璐 。并且孙嘉诚还亲自去见张廷璐的哥哥张廷玉,成功劝说了张廷玉来大义灭亲,有了张廷玉这个重臣表态以后,雍正便是彻底决定杀诺敏和张廷璐 。
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孙嘉诚这个人,是以理据争,他的眼里只有一个“理”字 。甚至不惜带动清流官员集体要求杀诺敏和张廷璐,并且说道如果失败的话,就集体辞官,这是很明显的结党行为 。并非是猜到雍正想杀诺敏和张廷璐来立威,所以以此迎合圣意的 。
等到了年羹尧西北大捷回京以后,因为年羹尧“毫无人臣之礼”,认死理的孙嘉诚又开始行动起来,开始弹劾年羹尧 。而雍正说的话也很有意思,说道:“这个时候弹劾年羹尧,就是居心叵测” 。说明雍正对年羹尧也很不满,只不过年羹尧刚刚立下西北大捷的功劳,又被雍正称之为恩人,所以孙嘉诚弹劾的时间很明显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