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步青云到一落千丈,清朝重臣田文镜因何失去雍正帝的信任?

田文镜可谓雍正朝汉人中的佼佼者 , 官至兵部尚书 , 封为太子太保 , 称得上是平步青云、春风得意 。
鲜为人知的是 , 田文镜年轻时仕途并不顺利 , 因为不是科班出身 , 田文镜20多岁才当上七品芝麻官 , 由于政绩平平 , 也没有什么靠山 , 就这样平平淡淡当了20多年基层干部 。田文镜自己都有点灰心 , 心说这辈子基本没戏 , 就这样要平庸地干到退休了 。
康熙五十五年 , 田文镜不知道什么时候烧了高香 , 突然时来运转 , 被提拔为侍读学士 , 去给皇帝当任课教师 , 从此田文镜算是鸿运当头 , 想不得势都不行 , 因为雍正听过自己讲课 , 也算是自己的学生 。雍正一上台 , 一朝天子一朝臣 , 田文镜就用了用武之地 , 而这时候 , 田文镜已经是花甲老人了 。

从平步青云到一落千丈,清朝重臣田文镜因何失去雍正帝的信任?

文章插图
能臣毕竟是能干 , 在任何时候都能为皇上治理天下分忧解难 , 都能看出弊端、明察秋毫 。雍正元年(1723年) , 田文镜奉命去华山致祭的时候 , 发现了山西巡抚瞒报灾情的事情 , 回去后就奏了一本 , 检举揭发 。打小报告的人最得领导信任 , 田文镜马上被调到山西当官 , 田文镜做了多年地方官 , 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 在山西田文镜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 把那里治理的井井有条 , 让皇帝赞不绝口 , 当作百官的榜样加以表彰 。
1724年 , 也就是雍正二年 , 雍正派田文镜到河南当一把手 。河南历来是老大难地方 , 因为黄河经常泛滥 , 河水不断改道 , 基本农田被河水淹没 , 百姓流离失所 , 啼饥号寒 , 民不聊生 , 怨声载道 。再加上官员腐败对百姓巧取豪夺 , 河南是个鬼见愁的地方 , 在那里当官是出力不讨好 , 谁也不想去 。但田文镜充满自信 , 专门啃硬骨头 。他到了河南以后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秉公执法、身体力行 , 很快就把河南治理的井井有条 , 百姓安居乐业 , 有口皆碑 。
雍正对田文镜大加赞许 , 几乎每次做年终总结的时候都要表扬田文镜 , 雍正深情地对百官说 , 你们总是抱怨这不好干 , 那不好干 , 你看人家田文镜从来就没有抱怨过 , 就没有人家干不成的事 。如果大家都像田文镜工作那么认真 , 那么有成效 , 何愁天下不治呢?
雍正帝曾告诉两江总督尹继善叫他以李卫、鄂尔泰和田文镜三个人为榜样 , 当一个好官 。但雍正同时告诉尹继善说 , 李卫虽然忠勇但粗枝大叶 , 田文镜鞠躬尽瘁但过于刻薄 , 鄂尔泰睿智但比较专断 。人非圣贤 , 谁能十全十美 。
从平步青云到一落千丈,清朝重臣田文镜因何失去雍正帝的信任?

文章插图
也正因为如此 , 招来同僚的不满 , 大家都对他这个官场规则的破坏者心怀不满 , 看作眼中钉肉中刺 。有不少地方官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对他吹毛求疵 , 鸡蛋里挑他的骨头 。
但雍正看了奏本往往心不在焉 , 都是哈哈一笑 , 把弹劾田文镜的奏折扔到一边 。还把田文镜喊到跟前看那些奏折 , 对田文镜说 , 他们看到爱卿在朕跟前得宠 , 想离间朕和爱卿的关系 。哼 , 没门儿 。像爱卿这样的大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 要当成国宝来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