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一战成名,你以为项羽真想这么玩?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这一副励志对联广为流传,主角是一代战神项羽,讲述的是他的封神之战—巨鹿之战 。此一战,年仅二十四岁的项羽,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带领着全体楚国将士们,破釜沉舟,高唱着“老子活着冲向战场,就没想过活着离开”的慷慨悲歌,以大无畏的勇气,冲向包围巨鹿的秦将王离的军团 。这不要命的打法,一下子就将名将王翦的孙子,真的打成了孙子 。

破釜沉舟一战成名,你以为项羽真想这么玩?

文章插图
这个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发图强,置之死地而后生 。可很多人却不知道,他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其实,据清代文学家吴恭亨《对联话》记载,这是明末抗清英雄金声对后世的呐喊,山河破碎之际,他的抗清行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他却坚信,后世能有人如项羽,似勾践,一番隐忍之后,终能光复山河 。
提及巨鹿之战,大家都会想到,西楚霸王项羽,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一战而扭转乾坤,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那么,在巨鹿之战,楚军和诸侯联军奉命抗秦援赵之际,谁都能如项羽一样,破釜沉舟,抱着必死的决心,一战而胜吗?其实,别说其他人,这一仗,一开始,项羽可能压根没想过这样打,无奈形势比人强,一步一步逼迫着他一条路走到黑,结果竟然绝处逢生,让反秦战争迎来重要转折 。
要了解项羽为何要破釜沉舟,我们首先得来了解这场战争的背景 。秦将王离等围攻巨鹿,大有一举灭掉赵国,重新统一天下之势 。说起来,与当年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还颇有几分神似,抗秦第一线的赵国若是失陷,可以说,大秦再次实现统一,将不在话下,为此,不管是与赵国有恩还是有仇的,只要脑子还正常的,都过来了 。
破釜沉舟一战成名,你以为项羽真想这么玩?

文章插图
可问题是,面对昔日的虎狼之师,谁去做炮灰,打头阵呢?楚军的主将竟然不是项羽,而是卿子将军—宋义!项羽是通过杀了宋义而夺权上位的 。那么,为何楚军的统帅不是后世知名度甚高的项羽,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宋义呢?项羽为何一定要杀了宋义,难道真是他所说的“宋义与齐合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了他!”可项羽的这一番说辞,在项羽的恩威并施之下,楚士选择了相信并接受 。这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在古代,窃取一支军队的统辖权,只需要斩杀主将吗?很显然说不通 。这点,需要从宋义这个人,以及他是如何当上楚国援赵大军的统帅来说起 。
众所周知,秦末就有流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项梁等一干楚国地方豪杰,趁着陈胜吴广掀起的声势浩大的反秦运动,大秦的统治根基在崩塌之时,揭竿而起,率领江东子弟,打出了一片花花世界,可义军何去何从?他们接受了范增的建议,那就是迎立楚王后裔,增强自身的合法性和号召力,“秦灭六国,楚最无辜,怀王客死秦国,楚人怜之” 。于是,他们找到了已经沦为放牛娃的楚之怀王后裔,以复兴楚国为名,最大限度地争取楚国的人心依附,名正言顺地参与群雄逐鹿 。
可没有人天生愿意做傀儡是不?哪怕不情愿做了傀儡,也会不甘心是不?何况楚国还有很多人对怀王有期待 。可刀把子毕竟握在项家之手,而且心生的楚国,更面临这大秦铁骑的报复性打击 。怀王更离不开项家,可以说,他对项家,那是又恨又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