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淘宝必有一战?

2018年7月,马斯克签署了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新工厂坐落在上海东南角,一个「没有人送外卖」的地方,但总投资高达50亿美元 。有媒体用极形象的语言形容这一事件:
「马斯克打脸特朗普 。」
马斯克「出逃」时,正逢特朗普高举「保护美国制造业」大旗 。在此之前,被美国钢铝关税大棒激怒的欧盟,将美国的摩托车关税从6%提高至31% 。被誉为「美国制造业象征」的哈雷摩托听到风声,将生产线从美国移至海外 。特朗普闻讯在推特破口大骂:
「哈雷绝不能跑路!你们死定了!」
制造业回流,是奥巴马时代就定下的策略 。次贷危机时,美国出现99%占领华尔街,制造业外流挤出劳动力的恶劣趋势,到了某种崩溃的临界点 。
例如,美国自行车世家卡姆勒家族于90年代停工,2017年决意重启流水线 。尽管媒体与政策都支持工厂重开,但因本土配套产业凋敝,生产一辆自行车,要进口40个零部件 。CEO阿诺德·卡姆勒在哀叹中留下名言:
「美国的自行车行业,半点生产能力也没剩下 。」
眼下,与特朗普近似的回流焦虑,也在压迫阿里巴巴 。据「晚点LatePost」报道,手机淘宝将在双十一前夕全面信息流化,进行「人找货」到「货找人」的体系改革 。其中,多个头部商家被要求每月更新百条左右的短视频内容,用于构筑淘宝的视频内容池 。
「关税」战争并非阿里发起 。8月20日,抖音对第三方商品加收20%服务费 。仅6天后,随着第三方商品封杀令的下发,商家还剩下一个月缓冲期,抖音的耐心将在十一长假耗尽 。
8月20日,阿里巴巴2021财年一季报电话会议上,张勇说:
「直播和短视频只是购物体验中的一部分,一体化过程的工具之一 。我们在寻找新的机会,进行流量变现 。」
蜜月
美团王兴素来以嘲讽技能点满著称 。今年5月,王兴在饭否嘲讽:「阿里大文娱,时日无多了 。」
阿里公关反击道:「美团不开个茶馆说相声,真可惜了天赋 。」
阿里大文娱板块,大概是阿里流量焦虑的具象化体现 。高德地图、UC浏览器一度是阿里的第一代流量入口 。在音乐和长视频赛道,阿里曾处于强势地位,但都在腾讯系的强势进攻下有所掉队 。
阿里的主要营收,依赖国内零售业务中来自商家的营销和佣金收入 。在2020财年中,国内零售营收是3327.5亿元,占阿里总营收的65.28% 。这也是阿里重大转折的起点 。
里根时代,美国追逐获利能力更强的金融业务,实体经济因贷款成本过高陷入困顿 。而淘宝在舍弃低价逻辑后,品牌商家和小商家分别充当了淘宝平台下「金融」与「实体」的角色 。品牌商家拥有更强的营销意愿和能力,在为阿里带去更高货币化率的同时,也更多挤压小商家的生存空间 。
锁定品牌消费者,代价是获客成本的激增 。「消费升级」是能覆盖一定高线城市用户的逻辑,往下走则步履维艰 。越是紧握消费升级,就越面临获客成本走高的窘迫 。

抖音、淘宝必有一战?

文章插图
2016年年初的京东年会上,刘强东喊出「三年之内做到中国品牌服装NO.1」和「平均每个中国家庭在京东买一件服装」的宣战口号 。暴跳的阿里掏出「灰度搜索」「降权下架」等杀手锏,商家需「自我了断」 。到618购物节,大批商家向天猫「倒戈」 。最离谱时,同一件衣服,京东价格是天猫的三倍 。有商家抱怨:
「天猫就像疯了一样 。」
同年另有一件大事,拼多多年均MAU同比增幅高达9398%,重要节点如双十一,DAU同比增幅能飙升至12321.6% 。在用户增长上,拼多多遵循另一种逻辑:廉价白牌+微信裂变 。强调低价标签意味着,拼多多基本放弃了淘宝式利润增长逻辑,转而投向规模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