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很明显孙嘉诚并没有顾忌到雍正的考虑,直接弹劾年羹尧 。并且第二天面对雍正的问话,是直截了当的说道年羹尧是奸臣,并且顶撞起雍正 。
文章插图
说实话孙嘉诚说的有理有据,使雍正都一时接不上话来,后来雍正干脆耍了一个小聪明,将笔扔到地上,让孙嘉诚去写年羹尧的罪行,孙嘉诚一时气急,拿起笔就写,这时候孙嘉诚已经处于危险边缘,毕竟他拿的是皇上的御笔,擅自使用是很明显的大不敬行为 。
这时候张廷玉和老十三来救孙嘉诚了,张廷玉是看似呵斥,实则提醒孙嘉诚的说道“孙嘉诚这笔是你能用的吗”?
而老十三则是说道请皇上息怒,然后对孙嘉诚说道:“孙嘉诚你想作龙逢比干”?
龙逢和比干是有名的大忠臣,可惜龙逢遇到了夏朝的亡国之君暴君夏桀,比干遇到了商朝的亡国之君暴君商纣王,所以二人的下场都很惨 。老十三之所以这样说道,其实是在提醒孙嘉诚,知道你忠心,但是别用这种找死并且污蔑君父的行为啊 。同时有意无意的暗示雍正不要气急之下杀了孙嘉诚,不然名声就坏了 。
但奈何孙嘉诚不上道,竟然说道:“回十三爷,龙逢比干可是千古忠臣的楷模啊” 。意思是自己就是以他们为目标,不惧死亡的 。
由此可见孙嘉诚这个人是真的认死理认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偏偏他还是清流领袖,可以带动了清流官员,等于控制了舆论,而且有结党趋势不说,还只讲理不顾忌雍正这个君父的感受,等于是一柄不受控制的利刃的 。好的时候,诸如科场舞弊案,促使张廷玉表态,无形中帮了雍正一把 。坏的时候,则是在不恰当的时候弹劾年羹尧 。
文章插图
面对不受控制,并且要结党的人,雍正就是再惜才,也不得不将其视为弃子 。于是雍正先是成全孙嘉诚,让孙嘉诚在烈日下求雨,证明年羹尧是奸臣 。
记得按原著小说记载来看,雍正是患有风湿什么的病,所以感觉到马上要下雨了,因此顺势让孙嘉诚求雨,以敲打年羹尧一番,突出雍正的聪明 。
而电视剧中并没有这个伏笔,所以很明显电视剧的改动更贴近残酷的政治斗争 。
那便是雍正真的要让孙嘉诚冒死求雨,如果孙嘉诚被晒晕甚至晒死,那么年羹尧无疑是被千夫所指,得罪一大批清流官员,那么雍正不只是清除了孙嘉诚这个可以结党的问题人物,更是为日后收拾年羹尧打下基础 。如果孙嘉诚真的求雨而来,那么借此敲打一番年羹尧也是不错的 。
很明显最后孙嘉诚求雨成功,但孙嘉诚求雨的时候一群清流官员都过来为其挡太阳,并且下雨以后一起同孙嘉诚下跪,大喊着“皇上”,看似这一幕很感人,但在雍正眼里,分明就是结党行为,所以雍正自然不高兴 。
所以雍正最后设了一个更大的局,那便是以孙嘉诚为弃子,让他去西北年羹尧处管理军需财务,并且推行火耗归公的新政 。如果孙嘉诚成功了,那么很明显是敲打了年羹尧,分了年大将军的权力,并且新政也成功了 。即使失败的话,那么说明年羹尧无可救药了,可以利用孙嘉诚的死,来控制舆论来攻击年羹尧,雍正再收拾年羹尧的话,不至于落得一个卸磨杀驴的骂名 。
文章插图
当然雍正还是给孙嘉诚留了一线生机的,因为以当时来看,年羹尧虽然飞扬跋扈,但雍正这个皇帝他还是有所顾忌的,孙嘉诚去西北就相当于皇帝亲派的钦差大臣,没人会不要命去杀孙嘉诚的,所以孙嘉诚如果成功完成新政,那么以后为了避免他在京城结党,即使外放地方也是一方封疆大吏,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年羹尧丧心病狂的将孙嘉诚杀死 。
- 雍正王朝:为什么年羹尧到死都不主动认错?其实一般人都看走眼了
- 雍正五十八岁突然驾崩,弘历为什么拼命掩盖死因?死因有点丢人
- 雍正王朝:真实的“死鹰事件”中最大受害者并非康熙,反而是老八
-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1本书,雍正看后口吐鲜血
- 虽为千古一帝,开疆拓土却开一先例,导致王朝政变迭起
- 雍正王朝:隆科多取遗诏和老十三夺兵权的时间对比,背后寓意深长
- 雍正王朝中胤禩党羽遍布朝野,最终却无缘帝位?关键原因在这一点
- 年羹尧被处死,留下80个貌美妻妾和女儿,雍正是如何处置的?
- 性格决定国家命运,为何说这位正直宰相是断送大宋王朝罪魁祸首?
- 从平步青云到一落千丈,清朝重臣田文镜因何失去雍正帝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