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 , 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 。把明朝的刘伯温和三国时期的“妖人”诸葛亮相提并论 。而在民间传说的影响下 , 刘伯温成了上知五百年 , 下知五百载 , 能掐会算 , 知天文地理的神人 。
文章插图
刘伯温从小聪颖异常 , 天赋极高 。在书香家庭的熏陶下 , 他从小就好学深思 , 喜欢读书 , 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 , 颇有心得 。他的记忆力非常好 , 读书一目十行 , 过目成诵 。而且文笔精彩 。
文章插图
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 , 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 , 年纪轻轻的他便成了浙一带的知名人物 。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说了8个字:他将来一定会成大器 。
后来 , 他考取进士 , 进入元廷为官 。然而 , 经历三进三出后 , 心恢意冷的他选择了归隐山林 。直到朱元璋起义后 , 三顾茅庐请他下山 , 他这才又出山 。后来 , 他辅佐朱元璋扫平天下 , 建立了大明王朝 。
文章插图
公元1368年 , 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后 , 立马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为开国元勋 , 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 , 朱元璋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 。这是处州地区唯一不加税的一个县 。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 , 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 , 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 , 赐封诚意伯 , 食禄241石 。至此 , 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 , 都如日中天 , 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
文章插图
而刘伯温也深知激流勇退的道理 , 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 , 告老还乡 , 回青田隐居起来 。
刘伯温之所以这么做 , 是因为他看到了朱元璋是个只能同患难不能同享乐的君主 。具体体现在火烧庆功楼一事上 。
文章插图
相传朱元璋平定天下后 , 造了一座庆功楼 , 并美其名曰:授予开国功臣们国家荣誉勋章 。
功臣们听说后很是感动 , 异口同声地称赞4个字:太祖英明 。唯独军师刘伯温忧心忡忡 , 他独自来到皇宫 , 对朱元璋“如今王业已成 , 臣愿辞官归田 。”朱元璋再三挽留不住 , 只好取出许多金银送给刘伯温 , 并亲自送出宫外 。
文章插图
刘伯温出了皇宫 , 来到好友东海王胡大海府上辞行 。末了 , 刘伯温对胡大海说了12个字:功臣楼庆宴之日 , 寸步不离皇上 。”胡大海一时不明所以 , 还想再问时 , 刘伯温已然飘然而去了 。
文章插图
庆功楼很快建成了 。朱元璋很快选了个日子 , 邀请开国功臣们前来赴宴 。赴宴的功臣们互相恭喜、道贺 , 好不热闹 。胡大海却心不在焉 , 他想着刘伯温的临别赠言 , 举目望望楼顶 , 雕梁画栋 , 忽然 , 他把耳朵紧贴墙壁 , 用手对墙敲了几下 , 觉得声音”咚咚”发嗡 , 他的脸“涮”的一下 , 白得像纸一样 。正在这时 , 只听一声喝道:“皇上驾到!”百官肃立 , 躬身行礼 。朱元璋笑容满面地昂然走进大厅 。
- 朱元璋为试探徐达,将他灌醉后抬上龙床,徐达如何表现躲过一劫?
- 手无实权的小明王,为什么不自己一点,主动将皇位让给朱元璋?
- 徐达吃蒸鹅死,刘伯温吃御药死,朱元璋为何这么残忍?原因很现实
- 朱元璋临终前告诫子孙不能攻打该国,朱棣不听直接把其打成一个省
- 朱元璋手下猛将被俘,敌军欲交换战俘惨遭拒绝,最后死于牢中
- 朱元璋大杀功臣,连爱女之婿也被问斩,百姓却为何拍手称快?
- 朱元璋的家法:儿子作乱儿媳背锅,一个被勒死,一个遭凌迟
- 一品诰命夫人说了句“你家的御花园真大”,朱元璋为何把她杀了?
- 朱标被称为权利最大的太子,为何朱元璋恨不得主动退位给他?
- 崇祯若换为朱元璋能否扭转大明衰亡?太祖杀伐果断有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