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洞房需丫鬟,守在一旁伺候,且这规矩源远流长

古代的封建制度,造就了许多,如今几乎没有的产物,比如丫鬟,其实丫鬟等于丫环,这一词的由来是因为,古代的年轻女子会梳理的发式,是把发辫梳成圆环状,左右各一,像树丫型,尤其女婢多以梳理这样的发饰,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

为何古人洞房需丫鬟,守在一旁伺候,且这规矩源远流长

文章插图
大家都知道,古代女子地位不高,是男权的天下,如果女子不是出身大户人家,能要求的东西很少,如果出身平民,便要听父母之言,年少时帮家里做事,长大了早早嫁人,如果是贫困家庭更是凄凉,家里养不起,只能卖给大户人家做丫鬟,要么卖给青楼,这是古代经济落后的无奈 。
并且女子的头饰戴在丫鬟上,一般平民家庭的女子,是买不起多好的首饰,只能买普通的头饰,因此丫鬟也泛指,普通的女子,身份低微的女子,就像货物一样可以进行买卖,而古代的丫鬟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唤使丫头,或者说是女仆,一种是“通房丫鬟”,所谓通房便与“洞房”有关 。
为何古人洞房需丫鬟,守在一旁伺候,且这规矩源远流长

文章插图
“洞房”大致的起源于,古代人们最早时期,因为条件有限住在山洞里,相当于房子,结婚的时候新婚的双方,就会有一个自己的洞房,其实就这么简单,然而岁月流逝,洞房已经换成华丽的房屋,但称呼依旧没有改变 。
【为何古人洞房需丫鬟,守在一旁伺候,且这规矩源远流长】“通房丫鬟”一般都是随自家小姐,一起嫁入男方家中,男方家中的公子,也会成为她的主人之一,但主导权还是归自家小姐所有 。通房丫鬟”除了新婚当天,需要穿睡衣守在一旁伺候,之后的日子里还需要服侍自家公子 。
通房丫鬟这一类女婢,已经不需要像,普通丫鬟一样每天忙前忙后,做一些体力活,只需要照顾好,自家小姐和公子的日常起居,比如“暖床”,每到晚上来临,都会在主人睡眠前,用体温焐热被窝,又或者洗澡搓背之类等等 。
为何古人洞房需丫鬟,守在一旁伺候,且这规矩源远流长

文章插图
虽然古代人新婚当天,“通房丫头”穿睡衣守在一旁伺候,这个规则流传至封建皇朝灭亡才消失的,但更多人疑问的是,为何有这个规则呢?难道没人侍候,夫妻两人就睡不好觉吗?
如果你们看过《金瓶》或者《某楼》等,其实应该不陌生,里面的吴月娘是大户出身,是西大官人的正妻,西大官人为人好色骄横,且看不上吴月娘身上有狐臭,却也不敢对其如何 。
为何古人洞房需丫鬟,守在一旁伺候,且这规矩源远流长

文章插图
西门官人有五房妻妾,每房妻妾都有贴身伺候的丫鬟,也就是“通房丫头”,其中也有貌美如花的,西门官人早就起收为己用的意思,但依旧要经过其妻妾的同意,也就是自家小姐,不然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
如果自家小姐不同意,就算得了自家公子欢心,自家小姐有的是手段处罚她们,例如吴月娘的贴身丫鬟玉箫,很得自家主人欢心,且夫妻两人都同意的情况下,“通房丫鬟”就能升为妾,如果不是依旧是丫头 。
为何古人洞房需丫鬟,守在一旁伺候,且这规矩源远流长

文章插图
其实,丫头也是分级别的,就算仅仅是通房丫头,在吃穿用度上,也比普通丫头强,这一切都与受宠程度有关,如果能有名分,后半辈便无忧了,因此在主人睡觉时,守在一旁伺候,也是她们的一种机会 。
古代女子,对家庭地位是很着紧的,因为男子可以多次娶妻,想必说到这里,对各种疑问都有了答案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