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战略并非错误,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东汉末年,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曹魏、孙吴、汉蜀三分天下,而最为弱小的汉蜀,却名将云集,一手好牌但依旧没能赢得天下,各种机缘巧合总让刘备错失了许多,也因此引起许多的争议 。

诸葛亮北伐,战略并非错误,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文章插图
那么今天不管对错,咱们先来分析一波,魏国共有八十余个郡,汉蜀二十余个,孙吴三十余个,这么一对比就能看出问题,若按土地面积,汉蜀只有一百一十平方公里左右,而孙吴比之汉蜀又大了三分之一左右,但吴国近海又有长江的水利,其实地盘大汉蜀将近一倍 。
而曹魏,同样也有水利,比之孙吴也就差了一筹而已,最直接的是单地盘便是汉蜀的三倍,这是非常伤人的数字,并且汉蜀一带多是山岭,尤其在古代得不到开发,多是穷山恶水,与其它两国相比,在资源上就失了先手 。
而在刘备去世后,在诸葛亮领导下的北伐,在多次北伐下依旧无果,只能含恨病逝五丈原,更是让人扼腕叹息,同时也让三国爱好者们,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并认为蜀国力弱,不该不顾一切硬怼曹魏,而是应该留有余地,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
诸葛亮北伐,战略并非错误,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文章插图
也有人开发出“种田流”,认为诸葛亮的才能,应该多多用于发展经济,提升生产力,得到更多的土地强大国力,再回头去对付曹魏 。有想法是件好事,但这些观点有许多不靠谱的地方,因为刘备是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子,说白了就是正统,而曹魏便是汉献帝禅让曹丕,也是正统,一山不容二虎没法善的 。
而汉蜀平民百姓只有百万左右,与之对比曹魏人口是其四倍以上,如果各自发展汉蜀输定,只是存活的时间更长而已,所以诸葛亮北伐并未想着直捣黄龙,而是想占领陇右地区,在这物资丰饶之地积蓄力量,慢慢蚕食陇右以西的重要地区,这样才能伤到曹魏根基 。
诸葛亮北伐,战略并非错误,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文章插图
而诸葛亮早已心里有数,打仗少不得钱粮,因此很早就发展经济,农业、水利、烟铁都有涉及,单单水利便修到了云南保山地区 。因为丝绸的昂贵也得到大力的发展,让当时的成都有了锦官城的称呼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曾说过,在他有生之年能保益州平安,却依旧要打曹魏的原因 。
诸葛亮北伐,战略并非错误,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文章插图
并且从这些方面也一定地概括了,某些人提出的,为何诸葛亮没有偏安一偶发展经济的问题,那么咱们再深入一点分析这个问题,其实诸葛亮早在平定西南之后,已经开始大力发展当地,引导各种耕种生产技术,让南中地区成为汉蜀粮食大后方之一,但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已经不能满足蜀汉的需求 。
至于更往后深入,直至东南亚方向,环境只会更恶劣 。有句话说得好想要富先修路,但那边的环境人迹罕见,几乎没有道路 。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开疆扩土修桥补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容易 。没有真正的道路,且环境恶劣崎岖难行的情况,独自开拓一条能发展起来的路,付出和收获先不说值不值得,曹魏也不会给这个时间 。
诸葛亮北伐,战略并非错误,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文章插图
诸葛亮复兴汉室的理想,更多的是继承于刘备,为了他人的理想,一直踏实努力,然而老天并没有给他机会,并且还遇上司马懿这只难以下口的“老狐狸”,兼之此时蜀汉,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之人,不然北伐不至于毫无成果,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方针,并非错误,只是难为了诸葛亮这位巧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