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不平静!节后A股怎么走?五大基金经理联手解盘来了!( 三 )


疫情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实质作用不亚于一场供给侧改革,汰弱留强,在复工复产阶段,竞争力强的公司,经营恢复好于行业,从而获得行业更多的份额 。
实际上,从2016年供给侧改革经济政策实施以来,各行业营造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让行业头部公司从业务开拓、公司盈利、市值规模各环节脱颖而出 。我们统计了各行业头部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水平,从2016年以来,各行业前四分之一公司ROE稳定居于较高水平,而其他四分之三公司则出现较大下滑 。
中长期看,好的盈利驱动了股价k线的上涨 。而对于短期k线涨跌,我们更应该关注k线背后的公司到底怎样,是不是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获得市场份额和产业链价值 。
毫无疑问,供给侧改革避免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让更注重环保投入、人力资源、产品标准、专利产权的企业获得更为持续的市场环境,通过正当竞争收获市场份额和产业链价值 。在企业经营趋势向上的同时,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获得更高的公司市值规模 。所以更好的投资机会应该聚焦在更有竞争力的企业身上,在淡化k线波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把精力聚焦到分析企业竞争力层面,或者更为确切的说,资本市场上大家讨论的阿尔法,其实质就是公司的竞争力 。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近五年一直处于“三期叠加”状态,经济的内生动能更多迸发于结构性层面 。在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阶段,资本市场上的机会也更多体现为结构性机会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科技创新的手段,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让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最终实现消费升级目的 。更明确的关键词就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消费升级 。
在实际的投研过程中,我们的确也发现了一大批制造业企业,正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实现了国产替代,乃至打入国际市场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经济结构中的短板行业,更多的是各行各业以研发创新为驱动力,提升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
科创板从2019年开板以来,累积融资超过2500亿 。科创板的六大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融资的主要用途主要放在资本开支上,这些行业的资本开支大部分对上游的工业控制、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要求较高,直接拉动了先进制造业景气上行 。在今年疫情冲击下,制造业投资有个位数增速的下滑,但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速已经接近持平 。
产业升级在实实在在的发生,消费复苏依然在路上 。展望四季度,我们把投资的主线放在产业升级(先进制造业升级)、消费复苏上,如果按照新旧产业划分,则是传统产业的份额集中主线、新兴产业的成长兑现上 。特别是经历前三季度流动性驱动的估值提升行情后,接下来盈利能否跟上是关键,也正好契合了在复工复产阶段,盈利驱动逻辑成为市场选股主要抓手 。
当然,不可避免的是,由于估值的整体提升,不少个股在盈利尚未恢复,或者尚未加速的情况下,估值已有一定程度透支,此时市场波动也大概率放大 。四季度的股票投资,我们将是在一个波动加大的市场,寻找成长及时兑现、竞争力在持续加强的公司,这将构成我们组合的核心品种,并力争为持有人创造阿尔法收益 。
基金经理简介:陶灿先生,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硕士 。2007年7月加入建信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资深基金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兼研究部首席策略官,现管理建信改革红利、建信现代服务业、建信高股息、建信新能源等多只权益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