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奇案:怀疑儿媳妇偷吃鸡肉,婆骂夫打差点出人命,智审偷吃案

案情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 。
“哐,哐,……”一阵锣声自择日街向渡圭门传来 。侯宫知县王绍兰从北门办案排道回衙,一路上鸣锣喝道,衙役前呼后拥,好不威武 。轿子到渡圭口,忽然听前面人声嘈杂,议论纷纷,王太爷心中犯疑,立刻停轿,传唤衙役,查明回报 。
不一会,衙役回来:“启禀太爷,前面一家菜摊,摊主儿名叫姜文,母亲张氏,媳妇郑玉娘,一家三口,日子还过得去 。只因婆母疑媳妇偷吃鸡肉,使了性儿,大发脾气,姜文打了媳妇一巴掌,媳妇委屈,一时想不通,寻了短见,幸亏邻里解救,才没弄出人命 。众乡邻闻讯围观,议论是非,以致人声噌杂 。”

清代奇案:怀疑儿媳妇偷吃鸡肉,婆骂夫打差点出人命,智审偷吃案

文章插图
“众乡邻都在说些什么呢?”王县令问道 。
衙役说道:“有的说,大概姜文老婆偷吃了,自觉没趣,又被丈夫打了一巴掌,羞愧难当,才去找死,有的说,这妇人十分贤惠,平日尊敬丈夫,孝顺婆婆,怎会偷吃?有的说,最坏就是爱打四色牌的姜文妈,故意没事找茬,存心欺侮郑玉娘……”
王绍兰听过汇报,“嗯”了一声,“知道了 。”然后吩咐去姜文家 。师爷跑过来,在王绍兰身边,耳语了几句:“太爷,你要审偷吃案?“嗯!”“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夫妻婆媳,反目口角,这是常事,还是不管为是 。”
“何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本县就是要断一断 。”王绍兰不乐意地说道 。
“只是没有原告呀!衙门有例,不告不理 。”师爷提醒太爷说道 。
“本县自找上门 。”衙役听说太爷要审偷吃案,都乐开了 。—个个挤眉弄眼,交头接耳,心想:这可是新鲜事,当了半辈子公差,就没见过偷吃案 。既然太爷吩咐下来,谁也不敢说个不字 。只听“喳”的……声,当差人鸣锣开道前进 。王太爷直把轿子抬到姜文门前下轿,走进厅堂,权把板桌当公案,凳子当公座 。三班六役,执刑传话,记供翻译 。分列两厢,招得三街六巷围观听审看热闹 。
清代奇案:怀疑儿媳妇偷吃鸡肉,婆骂夫打差点出人命,智审偷吃案

文章插图
这时姜文又买了乌鸡、老酒、当归等回来,见家里这许多人,吓了一跳 。乡里告诉他:玉娘上吊了,县太爷在你家升堂问案呢!姜文一听玉娘死了,魂飞天外,手一松,鸡飞酒砸,当归也散了,没命地抢入屋内,大声哭叫:“玉娘贤妻呀,是我害了你啊,要死就死在一起吧!”公差连声吆喝,这才回过神来,定睛—看,玉娘坐在屋角,没有死,赶紧向前与玉娘赔礼 。王太爷一一看在眼里,把惊堂木—拍,问道:“下面可是姜文?”
“是,小人就是姜文 。”“抬起头来 。”
太爷手捋长须,把姜文瞧了一瞧,看他不过三十上下年纪,身材结实,眉目也还端正,看样子,倒是一个老实守份的生意人 。便问道:“姜文,你因何殴打妻子,致其投环自尽,你可从实招来 。”
“哎呀太爷,实因老母生病,医说无妨,只要补体就好 。为此今早买了一只乌鸡,交代玉娘炖当归老酒给母亲吃 。谁知出门贩菜回来,母亲大发雷霆,说鸡肉被玉娘偷吃去,小人为了让老人家消气,故意打了玉娘一巴掌,认为自己夫妻,暂时受些委屈,到晚给她赔礼就是 。哪知她竟因此而寻短计 。总是小人不该,愿甘领罪 。”
“这样说,你本身没有偷吃?”
“小人不在家,实在没吃 。”
王绍兰又传郑玉娘 。“下面郑玉娘?”“民妇在 。”“你可将炖鸡经过,慢慢说来,不用害怕,本县自当为你做主 。”
清代奇案:怀疑儿媳妇偷吃鸡肉,婆骂夫打差点出人命,智审偷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