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妈妈和我之转折


婆婆、妈妈和我之转折

文章插图
时间真是过得很快,马上就要立秋了,一立秋,天气又要转凉了,所以,七月底,我带着匡匡又回到了自己家,婆婆也同时到来了 。
生活规律又回到了从前 。不过,现在匡匡已经有两个多月,白天开始睡得少了,喜欢到外边去遛达,这都是被外公惯出来的坏毛病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家中那一点点地方,他早就看腻了,当然喜欢往外面跑了,不出去,他还会使性子,哇哇叫着横竖不舒服,一出门,他就不声不响了,真是个小精怪 。
婆婆的任务主要还是做饭、洗匡匡的尿布和衣服,当然,在家时,她也要抱抱匡匡,但很少抱着匡匡去外面逛,可能对周围的环境和人都不太熟悉的缘故吧,而且她比较胖,一走动,就会出汗,所以,更喜欢坐在家中看电视 。多数时候,是我抱匡匡出去瞎逛 。小区里有好多和匡匡差不多大的孩子,大大小小足有二十多个吧,不过,大都是爷爷奶奶抱着乱逛的,碰上了,问问性别,问问月龄,再问问小名,下次再见面,就成了好朋友,也有的婆婆还会拉着我谈谈家常,说说家里的媳妇,家长里短的 。
回到家,我会跟婆婆聊聊刚才碰到的小孩,那家的大致情况,婆婆很喜欢听,慢慢地,有时她也会带匡匡出去走一走了,回来也会说说她碰到的小孩,我和婆婆的交流似乎开始增多了 。
妈妈还是双休日上来,当然,还得拉上我父亲,因为妈妈不会做饭,而且,妈妈的身体从小就比较娇弱,一个人是带不来孩子的 。
他们一来,我就可以轻松很多,除了吃奶、晚上睡觉,匡匡都是他们带得多,一点点大就带着匡匡跑遍了整个苏州城区,每次出门回来,都要带回些玩具、衣物、水果零食之类,我和先生多次劝导他们,都无法阻止他们的购买欲,对这个外孙,他们实在是太喜欢了,当然,喜欢的还有我这个女儿,水果零食大都是为我买的,因为那时的匡匡除了吃奶还不会吃任何东西呢 。
因为相处的增多,我和婆婆的关系日渐融洽,白天匡匡睡着了,俩人也要拉拉家常 。婆婆经常说一些过去的事,那时大家都很穷,工作很勤劳却没钱,生了两个儿子带得很辛苦,那时候都要上山下乡,公公曾经当过海军,复员后在外面的乡镇干过各种事,后来为了照顾两个儿子读书,调回了现在的小镇,进了食品站做站长,她自己在外面一个小镇上的供销社剪布,也是后来才调回去的,也进了食品站,做做记帐什么的,每天三四点钟要起床,过年过节别人空闲了,他们却忙得团团转,连年夜饭都从来不做,没力气吃了 。
特别令婆婆终生难忘的是,在先生和他的弟弟之间,婆婆曾经生过一个女孩,出生二十多天,就因为新生儿肺炎夭折了,婆婆一直怪公公,女儿生病了,他还在乡下收猪(因为那时卖的肉都是要食品站自己到乡下去收猪的),而且一整天没回来,新生儿的病情发展是迅速的,等发觉不行了,再送医院,已经晚了,而且那时交通不发达,从他们住的那个镇到苏州,要坐三四个小时的船,从城里到儿童医院又要很长时间,就这么耽搁了,如果长到现在,也有我这么大了 。
听着婆婆的回忆,使我觉得,她那一辈的人,活得确实也不容易,至于她对女孩子的偏爱,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
说说电热水器事件吧 。从我生完匡匡回到家,就开了五十升的“阿里斯顿”电热水器,是整天开着 。因为第二个月“移窠”回了乡下,没什么感觉,八九月份天气炎热,每天必须洗澡,但因为睡觉要打空调,所以对电费的上涨也没多大感觉,从十月份开始,天气转凉,节俭的先生要把电热水器关掉,以节约用电,婆婆不准许,说宝宝的衣服、尿布要用热水泡才行,这当然也没错,但寒冷的天气使电热水器频频启动,电表哗哗乱转,每次交电费都要三四百块,每次交完电费回来先生都要嘟囔一阵,还有了个怪癖,每次上下楼梯都要看一看转弯处的电表的读数,甚至怀疑是不是我们家的电表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