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业讨伐武则天,轰轰烈烈又有正当理由,为何两个月便败亡?

李敬业是大唐名将李勣的孙子,李勣又名李世勣、徐世勣,他一生戎马,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 。李敬业从小跟随爷爷南征北战,也历练成一员勇将,爷爷、父亲都去世后,由他继承了爷爷英国公的爵位 。他曾任眉州刺史,但因故被贬为柳州司马 。

李敬业讨伐武则天,轰轰烈烈又有正当理由,为何两个月便败亡?

文章插图
李敬业
嗣圣元年(684)是多事之秋,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临朝称制 。她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将其幽禁,强行霸占了皇帝的权力 。武则天还为自立为帝做了一系列准备:其一,武姓源出姬姓,她的父亲武士彟又是周国公,武则天便以《周礼》改革官制;其二,提议建立“武氏七庙”,而依礼只有皇帝才能建立七庙 。如此种种,武则天显然“包藏祸心,窥窃神器”,自立野心暴露无遗 。
在这种背景下,李敬业振臂一呼,召集了一批与他一样被贬的官员,有骆宾王、薛仲璋、魏思温、唐之奇、杜求仁等,以讨伐武则天,匡复李唐,拥立庐陵王为口号,在扬州宣布起兵,大文豪骆宾王还撰写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以壮声势 。
在短短十天,李敬业便募集了十万兵马,形势一片大好 。那么,李敬业讨伐武则天,轰轰烈烈又有正当理由,为何两个月便败亡?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原因:
李敬业讨伐武则天,轰轰烈烈又有正当理由,为何两个月便败亡?

文章插图
李勣剧照
李敬业起兵是匡复李唐的正义事业,这就牵扯到到底要扶谁,勤的是哪个王 。这一点很重要,不但涉及胜利果实属于谁,还关系到有多少支持者 。
在这一点上李敬业非常混乱 。据《资治通鉴》记载,他先“以匡扶庐陵王为辞”,这已经很到位了,因为李显是高宗李治确立的太子,名正言顺,拥立他合理合法,可以拉来大批官吏的支持 。或者可以打出让太后还政于现任皇帝李旦的旗帜,也有一定的号召力 。
但他却找了一个酷似章怀太子李贤的人,宣称李贤尚在人间,以他的名义号令天下 。虽然百姓们与低层官吏不明就里,但朝廷大员知道李贤已死的大有人在,想支持李敬业的人不得不怀疑他的动机 。此举,暴露了李敬业的野心,使支持者寥寥无几 。
李敬业讨伐武则天,轰轰烈烈又有正当理由,为何两个月便败亡?

文章插图
李贤剧照
起兵之后,在战略方向上,李敬业集团内部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北上直取东都洛阳;一种是南下攻占金陵,先稳固江南半壁江山 。
军师魏思温力主北上,因为口号是匡复李唐,只有大张旗鼓的北上,天下人才能知道我们的勤王之志,才能获得有识之士的援助 。而反对者则认为金陵有王气,又有长江天堑,进可攻,退可守,是奠定霸业之地 。
李敬业的心被南下金陵打动了 。于是,大军掉头南下,攻占金陵 。还未进攻就走了退路,要去奠定自己的霸业,李敬业割地称霸的野心暴露无遗,天下人对他失望透顶,也注定了他的失败 。
李敬业讨伐武则天,轰轰烈烈又有正当理由,为何两个月便败亡?

文章插图
武则天剧照
李敬业起兵是唐朝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叛乱,不管要拥立谁,反正矛头对准了武则天 。已年过花甲的武则天一生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面对李敬业,她毫不慌乱,显示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强硬手腕 。
武则天先处斩了首辅宰相裴炎 。裴炎是李治唯一的托孤大臣,武则天能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他出力最大 。但他也是一个野心家,李敬业起兵,裴炎不积极出谋划策,调兵遣将,而是整日优哉游哉,武则天问他有何良策,他却建议武则天还政于皇帝,则叛乱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