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现在的成 交价位

田黄的手感类似软玉,质地温润、细腻、凝嫩 。其在光线透照下,石心皆泛黄红之光,灿烂醒目,即使在寒冬腊月,也感觉温润,但如果用指甲划田黄应该不留痕迹,因为田黄寿山石的硬度大于人类的指甲 。而其余相似石头的手感则明显干燥许多 。符合手感、表皮特征,并且同时拥有“石皮”的石头,一般可初步鉴定为田黄 。

田黄现在的成 交价位

文章插图
田黄在其自身的生长过程中与环境物质相互摩擦故而生皮 。或者发生磕碰,露出里面的矿物颗粒形成是”石花“,再经摩擦成为新皮附着在表面形成”银包金“或”金包银“等等 。田黄在泥土中缓慢生长难免要受到其它矿物质的沁色,沁色的部分颜色会发生变化,密度和含水量也有所不同,如果许多年不加以保养,受沁部分会更干硬,颜色也变得更深艳,情况严重时有要脱出的感觉 。此时用棉签蘸净水轻抹几次便自动愈合,颜色也会恢复浅淡正常 。
【田黄现在的成 交价位】田黄素有“易金三倍”之说,因其珍 稀难觅,价值高昂,所以早在清朝就有商贾以连江黄假冒田黄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造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石市上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田黄与某些石种有相似之处的特点,或以次充好,或制假乱真,因此田黄收藏者必须加以防备 。田黄的鉴别一般来说分为形状、石皮、色相、肌理、格裂形态、手感和比重 。
田黄现在的成 交价位

文章插图
“结” 。结者,紧密也 。这一“德”强调的是质地上的整体性,尺度把握起来不容易拿捏,要与其他几“德”放在一起综合评判 。收藏玉石有“老结”一词,即形容质地紧密 。质地紧密,也意味着密度较大,盘玩有“压手”的感觉,如果掂上去轻飘飘的,肯定和“结”字没关系 。但是仅仅是压手,也不会有“结”的感觉,尚需有“凝”的配合 。田黄的质地即符合这一标准,密度大,结构紧密,并且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能够呈现聚而不散、坚实绵密的感官感受 。
2008年艺术市场不景气,也影响到了田黄市场,不过虽然成 交率较之2006年有所降低,但精品田黄的价格依然无缩水之势 。2009年,田黄市场的发展出现转机 。2009年中国嘉德春拍上,田黄成 交率达47%,高于2008年嘉德拍卖全年的艺术品成 交率 。其中“松下问童寿山田黄薄意章”更是以78.4万元成 交,已经回归到了2006年到2007年初的水平 。同年北京荣宝秋拍上,重达649克的清初田黄拍出168万元 。此田黄 色呈栗子黄,与首都博物馆所藏田黄相若 。2010年福建民间艺术馆春拍共征集40件(组)田黄组成田黄专场,成 交37件(组),成 交率为92.5%,成 交金额为463.15万元,占全场成 交金额的36%,不论规模还是数量,都较2009年有很大提升 。
田黄现在的成 交价位

文章插图
田黄的起源,据说发起于明代,不过巧合的是田黄的故事和翡翠的故事很像,都是因为商人卖东西子进城,因为一头轻一头重,顺手从田里拿块石头放在轻的那一头 。最 后被人发现,从而闻名于世 。不过这两个商人一个是农民进城卖谷子,一个是盐贩子进城卖盐 。这个翡翠和和田黄的故事如此雷同,估计是一些文人杜撰的 。以增加二者的文化趣味性 。另一个关于田黄的故事就是说的乾隆皇帝因为梦到了玉皇大帝赐给他写有“福寿天”三个字的石头,最 后被大臣们将“福寿天”解释为福州寿山的田黄 。从而乾隆皇帝龙颜大悦 。田黄也因此获得了“石帝”的称号 。
田黄素章之形亦有不同,有随形,有方形,有自然斜顶,有方顶,其质地凝结,肌理润泽匀净,且六面呈方者,则更为此中逸品,世间难觅 。田黄无根而璞,无脉可循,是寿山石中的珍品 。此类田黄素方章,形制可人,十分文气 。其颜色纯正明亮,石质细润凝腻,抚之如小儿肌,不忍释手 。其包浆更是油亮厚重,典型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