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过去 , 人们对“怎么学”的回答是:记住它!谁擅长记和背 , 谁就能得高分 , 学习过程不重要 , 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 , 要想靠“记住”来学习 , 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 。那么多信息、知识 , 谁也不可能都记住 , 也不是所有的都必须记住 。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过程本身 , 在于在“过程”中是否学会了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 。
   在过程中学会学习
【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教师一直认为自己是教育教学的主人 , 孩子只是被塑造者 。可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教师再也不可能像裁缝、理发师那样对学生剪裁、修剪 。教师要做的 , 全都得通过学生自己最后去完成 , 教师只不过是他们自主发展的服务者 , 教育过程的主人还是儿童自己 。
   一位老师在教“可能性”这一课时 , 要学生抛硬币 , 并告诉学生出现国徽面与数字面的机会各占一半 。有个学生抛了10次 , 出现国徽面有8次 , 数字面有2次 。他说:“老师 , 您讲的不对吧 。”老师微笑着说:“你回家继续抛 , 看看结果如何 。”这位学生回家后 , 一连抛了5000次 , 发现抛的次数越多 , 国徽面与数字面出现的机会就越接近 。第二天 , 他对老师说:“老师 , 您是对的 。”
   无疑 , 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对的 , 他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了思考 。
   在过程中学会创造
   在某小学的一堂语文课上 , 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雪地上的小画家》一课 。课文讲的是:冬天的大雪将原野覆盖 , 小鹿、小鸡等小动物都出来了 , 用自己的足和爪子在雪地上画出美丽的图画 。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出来?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 , 怕冷 , 所以呆在家里 。”老师听了很不高兴 , 严厉地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老师又问全班同学:“谁能告诉我正确答案?”教室里静极了 , 再也没有人起来回答 。老师说:“告诉你们 , 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 , 冬天需要‘冬眠’ , 所以不可能出来 。”
   人天生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 , 教育应该去唤醒每个人的潜能 。因此 , 对于孩子“粗浅”的看法 , “脱离实际”的想像 , 教师和家长都不能轻易地说“不” , 因为创造正是在不断的追问、假设、探究、想像中诞生的 。而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 , 会扼杀孩子宝贵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
   这不是危言耸听 。不久前 , 一位教育工作者做了一个实验:在幼儿园和大学分别就一个圈是什么 , 看能够得出多少答案 。这位老师在幼儿园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圈 , 问:“小朋友 , 这是什么?”一位小朋友说:“是苹果 。”另一个回答:“是月亮 。”结果共有20种答案:烧饼 , 眼睛 , 飞盘……在大学 , 老师同样画一个圈 , 问学生是什么 , 没有一个回答 , 老师只好点名 , 被点名的大学生站起来犹豫地说:“应该是零吧?”
     经过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教育 , 学生们建立了一种这样的信念:教师提的任何问题都有标准答案 , 对于教师突然提出的感觉简单的问题 , 他们揣摩不出教师的真意 , 就不敢贸然回答 , 他们关心的是教师的答案 , 而不是自己的观点 , 他们已经习惯了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