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的特征及辨伪要点

瓷造型以端庄、浑厚、古朴、文雅为特色 。钧瓷器皿棱角分明、线条优美、文饰简练、雕塑别致 。钧瓷传统作品尊、鼎、钵、洗、瓶等陈设品,置之庭室富丽堂皇、满屋生辉 。陈之几案赏心悦目、雅致韵人 。钧瓷胎质陶冶清纯、坚实细腻,扣之其声如罄,清脆悦耳 。钧瓷的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流动感 。釉中常常呈现出珍珠点、鱼子、菟丝、蟹爪和蚯蚓走泥似的纹路 。古人用“五光十色润如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来赞美钧瓷釉质的纯净和釉色的艳丽 。钧瓷的釉色各不相同,有的一器一色,有的一器多色,但却找不到两件色彩完全相同的产品 。这就是人们说的"钧无 双配",,也是钧瓷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方面 。钧瓷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所赞赏 。钧瓷的经济价值更为同行业所重视 。

钧窑的特征及辨伪要点

文章插图
从钧瓷的色彩、质感、形状、动态中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或者作品本身给人的情感 。如欢喜之情、愤怒之情、伤悲之情、怨恨之情、惊恐之情、忧愁之情、感慨之情、感激之情、绵爱之情、怀念之情、痛苦之情、壮志豪情、奋进之情、媚情、艳情、激 情、亲情、柔情、快乐之情、哀愁之情等 。
北宋的钧瓷,胎子略厚,致密,色灰,先素烧后施釉,釉子很厚,以月白、天青、天蓝色为基本色调,釉中的铜分子经高温还原气氛,呈现紫红颜色 。因为釉子较厚,锻烧时釉子翻滚,釉中所含金属分子重量不同,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釉底,冷却时釉子上下收缩温度不一致,往往留下不规则的细线状流动痕迹,被后人称为"蚯蚓走泥纹" 。宋代钧瓷大多都有"蚯蚓走泥纹",这是鉴定时比较重要的依据 。
【钧窑的特征及辨伪要点】
钧窑的特征及辨伪要点

文章插图
钧瓷是易碎品,在保存时应注意防震、防挤压、防碰撞 。最理想的储存方法是把钧瓷放在用海绵或泡沫衬垫的囊盒里,最 好不要把两件钧瓷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中间一定要用泡沫隔开 。如果要陈列的话,瓷器底部可粘贴硬度高的泡沫垫,最 好是放在固定的坚实的木架子上 。
乾隆时期,清宫对于钧窑的使用更加广泛,很多宫殿、书房都有陈列钧瓷 。而且这些钧瓷除了刻有数字之外,还有的器物底部刻有宫殿名款,明确其为清代宫廷所有 。而且所刻款识除了标注使用的宫殿名外,还会详细记录是使用在宫殿的哪一处 。这反映出清代帝王对瓷器典藏的用心,从臣工持进、认看品级到决定陈设和收藏地点,无不按皇帝的旨意进行 。
钧窑的特征及辨伪要点

文章插图
随着时间的发展,古人对窑变总结出了一套心得 。根据《景德镇陶录》记载:窑变之器,二为天工,一为人巧 。天工指的是火性幻化、天然而成;而人巧则是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态(通过人工施釉控制窑变) 。对于窑变的结果,古人也做出了总结,一为窑病(烧坏了),一为窑宝 。一开始人们对于窑变根本无法控制,只能凭借经验顺其自然,到了清代古人已经总结出了窑变的规律,烧制出有特色的新奇品种,如康熙年间苹果绿的窑变品种 。
钧窑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数字铭文,并非所有钧窑瓷器都有此铭文,这主要见于尊、盘、盆、奁和洗造型之上 。其铭文为烧制以前刻上 。据考古发现证明,数字为配套而刻,一号最 大,十号最小 。此外,故宫中旧藏钧窑瓷器还有刻宫殿使用铭文及乾隆御制诗的,多为清代宫廷工匠所刻 。其铭文有“养心殿”“长春书屋”“重华宫”“静憩轩用”“瀛台”“涵元殿用”“明窗用”“漱芳斋用”“虚舟用”“金胎玉翠用”“建福宫”“凝辉堂用”等 。字体工整,刻工精美 。钧瓷的色彩特点,以其色彩艳丽、艺术风格独特闻名中外,久享盛誉 。在国外,钧瓷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钧瓷不但在色彩上鹤立它瓷之上,在造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自成体系 。钧瓷色彩之多,不胜枚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