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即使你不识,也好像在哪见过

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 。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 。

汝瓷——即使你不识,也好像在哪见过

文章插图
汝瓷的釉是石灰釉,烧成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就会严重流釉 。汝瓷釉的烧成温度范围极窄,同窑不同窑位稍有温差,就呈不同颜色,所以烧制御用器时改用小窑炉,目的即在于减少温差 。汝瓷的釉色分为天青、粉青、月白、卵青(俗称鸭蛋青)、豆青、灰青(艾青)、虾青等,世评“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
汝瓷简洁雅致,制作工艺严苛,玛瑙入釉用料名贵 。汝瓷一般为天青色,色略淡,部分开有冰裂片,釉色光泽莹润 。这种素雅、清逸的色感,使宋徽宗“弃定用汝”,最终使汝窑汝瓷一跃成为北宋“五大名窑之首”,也因为汝瓷存世量少,成了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件件价值不菲 。
汝瓷——即使你不识,也好像在哪见过

文章插图
汝窑的釉色,有天蓝、天青,雨过天青、淡青、卵白、如哥而深微带黄,月白等色 。从传世品来看,天青是汝窑的基本色调,有的青得明显一点,有的偏白 。可见当时采用的青釉含氧化铁成分不高 。图为上海博物馆,汝窑洗 。
汝窑的优雅,高 贵,素雅,在当今我们能有幸一睹其芳采,何其有幸.时代赋予了它极高的艺术价值,不得不感慨时间的力量,和古代文人雅士极高的艺术审美,瓷器--一个可以代表我们中国的名片,在百家齐放的背景下,汝窑的存在无疑为名片添上了浓墨淡彩的一笔,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带来的艺术审美价值已经不是金 钱可以衡量的,汝窑更像是一个时代和一代匠人的传承和历史的诉说者 。
汝瓷——即使你不识,也好像在哪见过

文章插图
支钉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 。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 。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
【汝瓷——即使你不识,也好像在哪见过】瓷器在烧制温度上是有严格标准的,一般在一千两百八十度以上,才能称之为瓷 。而现在市场上所有销售的汝窑器具,烧制温度都在一千两百度左右甚至更低,只能称之为高温陶或者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