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特征的剖析

元青花精品器物多为拉坯 , 这也成为元青花胎体成型识别中最主要的特征 。用拉坯法事先制成若干段:下部、上部、口部等等 , 干后用泥条粘接 , 并粘上底部 。大罐内泥条均抹平做为护接头泥 , 防移位 。小型器物一般只挤出泥条痕 。手工拉坯成型法是一项极为高超的技艺 , 即使在古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 。

元青花特征的剖析

文章插图
从造型上来说吧 , 元青花造型的线条古朴、自然 , 图案纹饰线条柔和 , 多为大件 。明青花造型浑朴、敦厚 , 线条柔和 , 图案纹饰多为弧线构成 , 早期明青花多为小件 , 到 了明朝晚期才出现大件 。胎质方面 , 元青花胎质较粗 , 而明青花胎质细腻 , 且胎质颜色更白 , 胎壁较元青花薄 , 且更加轻盈灵巧 。
近年来又有伊朗型和菲律宾型的说法 , 把伊朗和土耳其馆藏那些青花瓷称为伊朗型 , 是为了跟菲律宾型对应得上 。伊朗型就是西方学者认定的至正型 , 而菲律宾型则是指在菲律宾出土的一批胎釉彩俱不够精细 , 器型较小的元青花瓷 。图为元代青花蕉叶瓜果园口折沿盘 ,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
元青花特征的剖析

文章插图
 , 元青花一般多装饰莲瓣纹 , 器物肩部绘有垂云纹 , 中间主题部分填以各种花卉 , 纹饰繁密 , 层次较多 。这种繁密饰纹的手法 , 不仅表现在青花瓷器上 , 也表现在元代织锦和石雕工艺上 , 成为当时的独特风格 。
另有学者推测 , 元代对汉族知识分子的镇 压 , 也导致一部分由宋入元的画家被迫成为绘制瓷器的工匠 , 宋画的绝世成就 , 直接为瓷器绘画输血 , 才使得元青花的人物故事图案有如此高超的艺术水准 。
元青花特征的剖析

文章插图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 , 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 , 故而异常珍贵 , 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 , 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 佳 。
【元青花特征的剖析】元青花主要作为外销瓷 , 销往中东、西亚、南洋等地区 。作为外销和日用器的青花瓷 , 元代的生产量应该是大的 。但是元代的制瓷工艺远不如后来的明清时期 , 因此烧得不好或者烧坏了的情况很常见 , 精品在当时就少 。元代(1271-1368)距今有六七百年的时间 , 遗存方式主要是出土(出水)或传世 , 相较明清 , 其传世作品少之又少 。加上元青花绝大部分是日用器 , 外销亦是供给外国人使用的 , 使用中损毁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 这便是我们今天解释元青花存世量不多的主要原因 。那些被全球博物馆或著 名收藏家视若珍宝的元青花除外 , 尚有幸免于战乱和人为损毁的元代青花瓷器则为数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