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 具升值潜力的异邦“元青花”

元青花的题材众多,和其他瓷器多表现飞禽走兽、花卉虫鱼不同,元青花后期有大量绘有戏剧故事的作品问世 。究其原因大体有两个,一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二是因为元朝后期,朱元璋长期驻扎景德镇,他对战争和人物题材的偏爱影响到了元青花 。

极 具升值潜力的异邦“元青花”

文章插图
元青花瓷器一般认为有两大类,一类是所谓至正型元青花,一类是以前国内学者提出的延佑型元青花 。后来,通过仪器检测,所谓延佑型元青花采用的是氧化铁为彩绘原料,那就不成其为青花瓷,所以延佑型元青花这个术语近年来就被淘汰了 。
权 威书刊多载言:元青花仅有几百件存世,目前全世界收藏元青花瓷器最丰富的机构,一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博物馆,有40件;二是伊朗国家博物馆,有32件 。但是如果你留意市场,虽然每年元青花在拍场出现不是很多,但还是能窥见它们的身影 。如果跟藏家、经销商聊天,他们中很多人也表示曾经经手或者收藏过元青花 。甚至一些铲地皮(行话:活跃在最 底层的古玩贩子)也说曾经与在这种青花瓷有一面之交 。当然,这里已经屏蔽了那些信誓旦旦的国宝帮 。
极 具升值潜力的异邦“元青花”

文章插图
元青花的显色也很重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较厚显出水绿色,也有显出鸭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会显出青白色、浅淡蓝色,或偏黄褐等色 。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类显色明显,显色是随空气中的干度、湿度、温度、季节的变化来显出釉面不同的颜色 。
普通人要想得到高仿精品可能会比得到真品元青花瓷还难 。笔者走遍大江南北,见过各种元青花瓷器,但至今却未见到谁的高仿精品能乱真到非得机检的地步 。如果真正接触过大量的元青花瓷器实物,面对真假元青花瓷时就不会显得手脚无措,杂乱无章而被动 。我们实不宜盲目抬高仿品身价 。
极 具升值潜力的异邦“元青花”

文章插图
【极 具升值潜力的异邦“元青花”】元代器物多采用手工拉坯或脱坯成型工艺,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流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 。如果在器物的内壁没有发现指纹和旋纹就是采用现代注浆成型工艺生产的低档仿品 。还有凡是了解景德镇陶瓷制作工艺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 。“板刀”的出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条刀”仅仅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 。换句话说,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 。有些仿制者不了解这点,只是根据图录进行制作,经常画蛇添足修整内壁 。所以看到元青花出现修正内壁那就是仿品.
元青花行情的启动,来自于鬼谷子下山那只罐子 。2005年的时候,它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了当时的中国古董的世界纪录 。要知道,在这之前,最顶 级的中国古董交易价格没有一件过亿的 。从此以后,迅速点燃了全民收藏元青花的热情 。潘家园地摊上开始出现成批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了 。鬼谷子下山那件元青花罐是英国古董商ESKENAZI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