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逃不出的辣酱瓶

8月,冒充老干妈工作人员的两名犯罪嫌疑人,被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逮捕,至此老干妈和腾讯的“恩怨情仇”,正式画上了句号 。
在一向“不推销、不促销、不上市”的原则下,老干妈在舆论场上保持着长期低调 。所谓“QQ飞车互联网营销”,最终也被证实是犯罪嫌疑人操作出来的 。
老干妈的底气何在?能够在这样一个注重网络传播的环境下,仍在坚持传统经营策略的企业,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
但过度的低调和专注,也让老干妈长期经营着单一产品 。不仅无法在调味料的江湖中更进一步,还被海天味业(603288.SH)、李锦记甚至仲景食品、饭遭殃等企业蚕食着原有的市场份额 。
靠着一瓶辣椒酱名满天下的老干妈,看起来已经被封印在了辣酱瓶里面,动弹不得 。
夹击10元辣酱
2014年,老干妈陶碧华退出管理层,“后老干妈时代”正式开启 。
在外界看来,“后老干妈时代”和此前的经营发展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但老干妈的销售和收入一直在增长 。2019年,其公布的销售业绩超过了5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对“10元价格区间”的掌控,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分析普遍认为,老干妈对于这个价位的辣酱实现了统治地位,“谁来谁死” 。
很长的第一段时间里,低于10元的辣酱没利润,高于10元的辣酱没市场 。
但随着消费升级持续演进,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15元以上的价钱去买一瓶辣酱,也愿意去尝试新的品牌 。商业玩法花样翻新,撬老干妈墙角的企业更多了 。
没有打上辣酱的名号,但海天旗下的辣味“拌饭酱”,已经杀入了老干妈最坚固的10元堡垒,2019年年报显示,其酱类销售总额22.91亿元,接近老干妈的一半并且有高达47.56%的毛利率;
主要经营酱腌菜的重庆企业“饭遭殃”,在辣酱市场也无法被忽视,逐渐向10元区间开始渗透,价格最低的“糍粑海椒酱”价格已经探到12元左右;
头部调味料企业李锦记,也已经有了11元左右的“豆豉香辣酱” 。
可以看到,老干妈看似稳固的10元辣椒酱市场,已经被各路对手以多种方式在蚕食:有伪装成其他品类的,有主推差异化产品的,也有缓慢渗透的 。
这些对手都有自己的“大后方”:海天味业有酱油等调味料作为根基,饭遭殃在酱腌菜市场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依托于自己的优势产品,它们不断侵蚀老干妈的市场 。
老干妈的优势市场,则一直由包括“风味豆豉油辣椒”、“风味鸡油辣椒”、“干煸肉丝油辣椒”等在内的几款产品支撑着 。
而其近些年推出的一些新产品,包括香菇油辣椒、香辣菜乃至火锅底料,仍然在坚持着十元左右的价格定位,选择固守、坚持性价比路线的策略非常清晰,但销量与老产品相比,还相去甚远 。
延续成功价格战略的优点很明显 。但此时老干妈的对手们,已经远远不是当年的“老干爹”、“老大妈”那些山寨作坊——而是变成了以海天味业、李锦记为代表的庞然大物 。
扩圈与被扩圈
受益于中国南方的嗜辣传统,和近些年来日益火爆的川菜市场,辣酱确实是一个市场规模很大的品类 。
老干妈也在悄悄地推动这个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用不那么辣的辣酱口味,去让更多没那么嗜辣的人群接受辣酱,形成“市场增量” 。
但如果我们将辣酱的范围扩大之后,就会发现,10元左右的辣酱之外,还有更加庞大的市场空间:辣酱之外还有多口味辣酱,多口味辣酱也属于酱类,酱类属于调味品行业,调味品则位于更大的食品工业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