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安思疆科技获A+轮融资,发布国内首款可量产消费级3DLidar产品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15日消息,深圳市安思疆科技有限公司(AngstrongTech.)是一家专注于三维传感及视觉AI技术的高科技公司 。安思疆不仅在3D结构光领域拥有业界领先的成熟产品,而且在经过近2年的持续潜心研发之后,发布了基于dToF单光子探测技术的全新3D Lidar产品 。同时,安思疆也于近日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的融资,由本源创投和鸿泰国微基金联合投资 。
苹果在2020年3月发布了新一代iPadPro 2020,并在后置摄像头模组中,搭载了其研发的全新3DLidar Scanner,这是该技术首次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实现规模化应用,而在此之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车载自动驾驶领域 。苹果在其AR软件生态开发套件AR Kit升级了3代之后,终于在后置摄像头上也迎来了3D硬件的支持,受益于深度信息的引入,LidarScanner大大增强了AR应用的体验 。苹果在AR领域的野心和实力已经“昭然若揭”,因此新iPhone以及未来的“Apple Glass”搭载Lidar几乎已成必然 。

首发|安思疆科技获A+轮融资,发布国内首款可量产消费级3DLidar产品

文章插图
【首发|安思疆科技获A+轮融资,发布国内首款可量产消费级3DLidar产品】iPad Pro激光雷达安思疆激光雷达[MJ1]
安思疆科技CTO鲁亚东博士表示,将车载领域使用的Lidar移植到消费级电子产品上难度巨大,必须满足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等要求 。其中,仅小型化就对光学设计以及光电器件的制造与集成提出了新的且极高的要求 。此外,虽然Lidar使用的也是ToF技术,但苹果和安思疆Lidar产品中使用的是基于SPAD(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dToF技术,而目前市面上还主要是基于普通CMOSPD的iToF技术,两者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 。
安思疆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副院长、AR/VR及三维传感领域专家,郑臻荣教授对dToF前景非常看好,并表示相对于iToF技术,dToF技术有众多优势,可理解为技术的升级 。近年来图像传感器的迅速发展,使得SPAD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而且各项性能指标的发展路径也非常清晰 。从安思疆最新的产品来看,其在手机、平板、扫地机器人、行业机器人、AR/VR眼镜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相信很快就能实现落地应用 。
公司联合创始人、SVP、衍射光学顶级专家,蒋建华博士则表示,苹果在其最新的Lidar产品中同样使用了与前置3D结构光类似的DOE衍射光学器件、VCSEL激光芯片以及Collimator准直光学透镜,虽然增加了系统设计的难度和壁垒,但这对整个Lidar系统的小型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思疆在上述器件及系统设计方面都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和产业积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当前时间点就能推出可量产产品的原因 。
目前市场上已推出可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dToF方案的公司只有苹果 。因此,大多数人对dToF这项技术比较陌生,为了让大家快速了解dToF产品、技术及应用,以下是由安思疆的专家团队带来的dToF技术解读 。
iToF和 dToF技术解读
ToF是时间飞行技术(TimeofFlight)的简称,即时差测距技术,搭配面阵传感器,可获取现实三维场景完整的几何信息,实现真实世界场景的3D数字化,在消费电子、汽车工业、智能家居等对3D感知有需求的行业拥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根据不同的时间测量方式,目前存在两种ToF技术路线: iToF(间接飞行时间,indirect-ToF)和 dToF(直接飞行时间,direct-ToF) 。
基于低偏置PD的iToF技术
iToF顾名思义是间接测量时间的一种方法,大部分的间接测量方案都是通过sensor所采集不同时间窗口的接收光能量比值关系,进而解算出相位差,再换算出发射光波与接收光波的时间差Δt,根据光速值c,即可通过d=c*Δt/2得到距离深度 。其发射光波的调试方式一般有正弦连续波调制和脉冲波调制两种方式,对应探测器中每个像素都有两个以上电荷积累区域来完成光信号的积分采集,探测器一般使用的是具有光电子积累作用的CMOS 或CCD,一般偏置电压3V~5V,其无法区分背景光子与有效信号光子,受光子噪声影响很大,需要足够高的信噪比才能提取出每个像素的有效深度信息,通常采用加大发射端的发射功率和提高接收端的曝光次数、曝光时长(降低帧率)来达到足够高的信噪比要求,不可避免会带来高功耗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