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资本活力图谱:上市公司90%是民企 拟IPO数并列第一 偏爱创业板

_原题为:深圳资本活力图谱:上市公司90%是民企 拟IPO数并列第一 偏爱创业板
摘要【深圳资本活力图谱:上市公司90%是民企 拟IPO数并列第一 偏爱创业板】2020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 。背靠“珠三角”,坐拥深交所,深圳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源地之一,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环境下孕育了中国第一批上市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 。背靠“珠三角”,坐拥深交所,深圳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源地之一,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环境下孕育了中国第一批上市公司 。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为深圳注入了强劲的资本活力 。7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编制发布的《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报告》(2019)显示,深圳在资本活力综合排名当中独占鳌头,人均排名上市公司数量和人均上市公司市值都稳居第一 。
上市公司是一个城市最具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其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城市的综合实力 。近40年里,深圳抓住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机遇,上市公司数量从最早的1990年深圳“老五股”发展至截至2020年8月底的317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北京的371家,和上海并列全国第二 。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根据数据统计,截至8月31日,深圳317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为9.74万亿元,仅次于北京的13.31万亿元,高于上海的7.64万亿元 。
截至8月31日,剔除已终止和进入发行阶段企业,A股全部IPO排队企业数量达到750家,深圳和上海以70家的数量并列第一,超过北京的60家 。
注册制改革对深圳资本新动能的助力明显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注意到,深圳的70家IPO排队企业中,45家拟在创业板上市,20家拟在科创板上市 。驶入注册制快车道的高达65家,仅有5家仍在核准制通道 。
而无论是已上市还是排队企业,在得以与北京、上海角逐的资本力上,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电子产业”是深圳资本市场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词 。

深圳资本活力图谱:上市公司90%是民企 拟IPO数并列第一 偏爱创业板

文章插图
信息技术行业领头,创业板备受青睐
信息技术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测算,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对GDP增速的贡献率为4.63% 。《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白皮书》显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6,全球1/10 。
深圳是中国电子行业的硅谷,信息技术的聚集,产业链的聚集和完整,使深圳拥有一大批知名信息技术及电子企业,比如华为、富士康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有着“中国电子第一街”之称的华强北历史上曾诞生过50个亿万富翁和无数的百万富豪,他们的业务都从电子零部件制造、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柔性屏幕领域发轫 。
截至8月31日,深圳70家IPO排队企业中,来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共计28家,占比高达40% 。前三批获受理的50家IPO企业中,特发服务、崧盛股份、英诺激光、欧陆通电子、博硕科技、稳健医疗、信濠光电等7家为深圳企业,其中5家为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行业 。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拟上市企业偏爱创业板 。70家中有45家选择创业板,20家选择科创板,4家中小板,1家主板 。
这也意味着,深圳70家拟上市企业中有65家位于注册制通道,仅有5家仍位列核准制通道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28家IPO排队企业中,19家都选择了创业板 。
“电子产品功能性器件生产企业既要在前期投入较大的资金用于建设高标准的生产经营场所、购置先进的生产与检测设备,又要保证充足的流动资金以获取高端客户的大额、长期订单,对企业资金要求较高 。”博硕科技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