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恐龙时期》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恐龙时期》教案及反思

文章插图
活动目标:
1.知道恐龙生存的三个时期 。
2.知道部分恐龙的生存时期 。
3.了解展板的意义并合作完成展板的制作 。
重点难点:
1.知道恐龙生存的三个时期 。
2.知道部分恐龙的生存时期 。
3.了解展板的意义并合作完成展板的制作 。
活动准备:
三种不同的颜色的泡沫板或海报纸,较大版面的空墙面,幼儿熟悉的部分恐龙的图片,生存与各时期的部分恐龙的名称 。
活动过程:
一、展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了解恐龙生活在地球上的三个时期的名称及每一个时期恐龙的最要特点 。
1.恐龙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地球上,它们存在的时期分为三个阶段,你在这张图上能看出来吗?
2.第一个时期叫三叠纪,看起来是三个时期里最短的,你们看出来是哪一个色块了吗?
3.在三叠纪的晚期出现了恐龙,早期的恐龙是小而轻的 。
4.到了侏罗纪,恐龙的种类越来越多了 。在侏罗纪晚期,是巨型恐龙最多的时代 。侏罗纪是什么色块表示的?
二、出示图片,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展板 。
1.我们分别用什么颜色来表示三叠纪、侏罗纪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恐龙时期》教案及反思】2.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三、教师将个别较熟悉的恐龙的图片根据出现的时期张贴到展板上,帮助幼儿学会看、用这个展板 。(由于在三叠时期出现的恐龙,幼儿都不太熟悉,所以教师可以直接出示几种恐龙,告知恐龙的名字 。)
活动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认识三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恐龙,通过学习,幼儿基本达到了学习的要求 。在组织幼儿讨论中因为他们很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所以幼儿都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言 。活动的效果比较好 。